已有1條回答
社交障礙顧名思義在社會交往中不敢交往、不愿交往、不能交往。社交障礙會嚴重影響孩子的人際關系,所以家長們都希望孩子擺脫社交障礙的束縛。當然也有一部分家長不知道孩子有沒有社交障礙,那我們今天就來盤點一下孩子社交障礙的表現。
孩子社交障礙的表現
1.缺乏社會性興趣
社交障礙孩子喜歡獨自玩耍,缺乏社會性興趣。對于別人的問候,社交障礙孩子極少用微笑來答應別人的笑容,對陌生人與對家人一樣沒有情感性的依戀。
2.沒有目光對視
沒有目光交流是社交障礙孩子的一大癥狀。有些社交障礙孩子偶爾也會看大人,這些眼光接觸純粹是工具性和機械性的。
但即有些社交障礙孩子會用目光或者動作來表示求助,這些目光是沒有情感的,接觸也非常暫短。正常發展的兒童會用眼光去看著大人尋求大人關注,社交障礙孩子做不到。
3.無法有目的、有選擇的人際交流
社交障礙孩子有時也會有交往語言與交往行為的表現,如見人打招呼,用手勢說再見等。
但這種行為大多數是機械性、刻板的復制,而不是因為自己對當時環境的理解去有目的、有選擇的表示,他們做不到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人際交流,所以這種交流是需要建立在被對方包容的基礎上。
4.很少有自己的朋友
社交障礙孩子很少有自己的朋友。正常發展的兒童到3歲時一般都會有些要好的小朋友,他們會常常去找這些小朋友玩。但如有人問社交障礙孩子跟誰要好,他們很少會列出幾個朋友的名字。
有時他們則會列出常常帶他們的人作為“朋友”。而且這種狀況會持續到他們成年以后。
5.社會互助能力差
有的社交障礙孩子在必須有人幫助才能得到其所要的東西,例如,要人幫助去打開一罐飲料的時候,往往只會牽著大人的手以使之接觸到該東西,但同卻時沒有任何目光接觸。
孩子社交障礙家長應該怎么引導
1.家長允許孩子多嘗試
很多家長對孩子事事包辦,就連穿什么顏色的衣物也會幫他做決定,孩子慢慢失去自我,就會變的孤僻、不合群。
家長平時要允許孩子多嘗試新鮮事物,允許他在生活中犯錯,多給孩子留一些私人空間,這樣他才會有足夠的信心去嘗試和同齡人交往,膽小懦弱的性格才會逐步發生轉變。
2.禁止給孩子貼負面標簽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不愛說話,遇到大人也不主動問好,就會給他貼一些“沒出息、懦弱、人緣不好”的負面標簽。
其實父母不知道,自己隨隨便便的一句話,就會給他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孩子之后會經常性的自我否定,喜歡把自己封閉起來。
家長要給孩子帶來積極的影響,鼓勵他多社交,平時不使用暴力語言,這樣他才會有勇氣去融入社交圈子。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