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一來到這個世界就進入了一個最小的社會單位——家,在這里孩子需要學會如何與母親打交道,如何與父親打交道、如何與人溝通、如何處理人際之間的各種關系等。所以培養孩子說話和溝通能力要家庭教育開始。那么,具體怎樣教育孩子說話和溝通能力?
怎樣教育孩子說話和溝通能力?
1.和孩子一起玩角色游戲
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要安排時間,與孩子相處,一起玩角色游戲。常讓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父母配合孩子演戲,讓孩子體驗不同的角色的所思所想,從而能更好地讓孩子理解他人,在人際交往中取得主動的地位。
孩子要有好的社交技巧及受伙伴歡迎,開朗的個性和對多種事物的熱情也很重要。人們往往會因為會共同的興趣愛好而成為好朋友,所以可以經常和孩子一起玩情景劇的游戲。
2.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興趣
為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興趣,父母還可以經常和孩子一起“玩”藝術,一家人一起玩拼圖、畫畫;和孩子一起聽音樂,一起唱歌;和孩子一起讀書,向孩子問問題,讓孩子改編故事;和孩子一起看電影,從中發現孩子喜歡看什么,他們的感受如何,發現孩子的興趣所在;和孩子一起對影片的內容——無論故事情節還是人物性格——進行評論。
當孩子的有需求或遇到問題時,盡量幫助孩子,把這作為教孩子養成耐心習慣,學會社交技巧和創意的好機會。
3.讓孩子明白輸贏
父母常帶孩子去戶外活動,和孩子以前玩紙牌、下國際象棋。在此過程中,幫戰孩子學會和其他人輪流作主,學會贏、學會輸。讓孩子在這些活動中逐漸明白輸贏的概念,知道如何去處理勝負所帶來的情緒以及幫助別人處理這些情緒。
4.經常和孩子情感交流
經常和孩子一起相處、一起交流、一起玩,跟孩子建立親密的情感,讓孩子知道自己被愛、被認可,這是孩子與同伴、朋友交往時自信心的來源。父母的愛是孩子向外發展、探索外部復雜的人際關系時的指路明燈。與此同時,和孩子一起交流、一起游戲,還是操勞的父母們自身減壓的好方式。
5.耐心引導孩子的交往
多關心孩子與什么人交往,幫助孩子去分析自己的性格、愛好等,不要干涉孩子交朋友。當孩子在交友過程中出現異常時,家長需要耐心引導,千萬不可簡單制止,引起孩子的反感。
6、邀請孩子的朋友來家做客
可以適當地邀請孩子的朋友一起來家里做客,觀察孩子與小朋友之間的相處,在合適的時候引導孩子正確地與人相處,學會包容、合作、關心和體諒,這對孩子未來的社交很有好處。
怎樣通過游戲提高孩子說話和溝通能力?
01、和同伴共同玩耍
如果一個孩子緊緊地抱著孩子的皮球,不肯放手,怎么同別的孩子一起玩呢?必須引導孩子將球拋給另一個小朋友,再讓對方扔回來,一來一往就進入共娛情境,也自然產生社會交往。
02、學會扮演角色
游戲需要情節,也需要角色。孩子正是通過扮演的角色,模擬成人的社會生活和社會交往情景。家長要幫助孩子學會扮演角色,模仿成人社會生活情節。比如,坐在一把小椅子上當司機,為同伴開車;拿一個玩具聽診器當醫生,為同伴看病。
03、學會相互接近的技巧
1歲的孩子和同伴接近,常常把和對方的身體接觸都看成是友好的表示,他們還分不清友好的和攻擊性的動作之間的區別,家長要通過成人的示范動作,幫助孩子發展友好行為,克服攻擊性動作。
04、讓孩子學會獨立完成同伴游戲
當孩子不去參與同伴游戲時,家長可以給予引導。但當孩子已經參與到同伴游戲中去后,家長應盡量讓孩子獨立完成同伴游戲與交往。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