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逃避心理,即是在現實生活中,自己與社會及他人發生矛盾及沖突時,不能自覺地解決矛盾、沖突,而輕易躲避矛盾、沖突的心理現象。逃避是趨利避害的表現,如果孩子經常性的出現逃避心理,家長一定要關注孩子老是有逃避心理怎么辦這個問題。
孩子老是有逃避心理的表現
1.遇到困難不愿直面
絕大多數有逃避心理的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第一反應不是直面困難而是選擇逃避,不愿直視困難。有的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會選擇發脾氣的行為,把問題拋向別處,而不會想辦法進行解決。
2.對自己非常不自信
很多存在逃避心理的孩子,他們在行為處事上,往往會出現非常不自信的表現。當他們遇到事情的時候,會習慣的覺得自己并沒有獨立完成這件事的能力,時間久了孩子也就越來越不自信了。長此以往孩子自己都把自己歸到“不行”的行列了。
3.人際交往方面比較差
這些孩子他們在人際交往方面,往往也會表現出比較弱勢的狀態。因為他們在與同齡小孩相處的時候,可能會因為自己內心的不自信或自卑,讓他們不知道自己該如何表達自己。
所以有很多時候孩子寧愿選擇自己玩也不想和朋友玩,他們認為和自己玩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因此這些孩子也不愿意與其他小朋友進行人際上的交往。慢慢這些孩子可能會形成孤僻的性格。
如果你的孩子出現上述這些情況的時候,家長都應該多注意孩子平時的表現了。不要讓孩子形成逃避心理,逃避心理對孩子來說是非常可怕的,那么我們接下來,看一下如果你家孩子老是有逃避心理怎么辦吧。
孩子老是有逃避心理怎么辦
1.家長要多多鼓勵引導孩子
孩子喜歡逃避、自卑的時候,家長引導是使孩子走出來的最根本的方法。有逃避心理的孩子會比較重視父母的愛,所以這時候家長一定要多給孩子一些關愛,多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內心,多給孩子一些鼓勵,不要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2.給孩子正確的引導
作為父母,當孩子遇到困難時,不要為孩子找理由開脫,要積極的引導孩子,父母要起到帶頭作用,要讓孩子明白其實解決困難很好解決,只要是心理有想法并且去做了就可以做到。
3.培養孩子自立的能力
家長平時可以多教孩子一些解決困難的方法,面對困難一定要鼓勵孩子獨自面對,起初家長可以在身后撐腰,孩子適應了之后家長慢慢退出就好了。當然在孩子面對困難之后多給孩子一些意見和鼓勵。讓孩子下次面對困難的時候更有信心。
4.家長給孩子樹立榜樣
家長在平時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要第一時間想著逃避、抱怨。因為你這樣的情緒會影響到孩子,慢慢孩子可能就變成你的樣子。家長應該多想辦法解決,甚至在平時教導孩子的時候說一些自己的經歷來激勵孩子。
如果你的孩子老是有逃避心理,那么你一定要想辦法怎么解決,因為這些可能是孩子的消極情緒在作祟,如果什么家長不管不問孩子的這種情緒,久而久之孩子可能就自暴自棄了,到時候家長再教育也為時過晚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