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對于孩子的教育,家長要注重言傳身教,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會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想讓孩子愛上學習不再貪玩,就必須在家庭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如果父母整日擺爛,那么孩子也很難做到自律。
孩子只想玩不想學怎么辦
一、制定合適的目標。
孩子學習光有興趣、動力還遠遠不夠,必須要明確目標。就好比在浩瀚的大海中航行的船只,光龐大牢固還不夠,必須知道航行的方向,要不然永遠達不到目的地!
而讓孩子明確了合適的學習目標(目標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孩子學習才會有更多的動力。
二、營造輕松氛圍。
孩子的學習問題,大多數的家長總會以一種強硬的態度讓孩子學習,這樣孩子的學習是一種被動狀態,那么肯定不會用心的。要試著以輕松的氛圍去對待孩子,換種模式,慢慢培養孩子愛學習的習慣,不可給孩子過多的心理壓力。
三、要善于鼓勵孩子。
孩子要表現出來的優秀的一面,家長要應該及時地表揚孩子、鼓勵孩子,尤其是在學習方面,哪怕是一點點的提高,都應該加以肯定。家長鼓勵、肯定孩子,孩子心里會有種自豪感、自信心,時間久了,孩子就會培養愛學習的習慣,細水長流,慢慢來。
四、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
默默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動。家長對于孩子的言行舉止要了然于心,然后去解決問題。
根據孩子的舉動,正確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家長要讓孩子完全敞開心扉,與自己進行交流。這樣才能對孩子真正起到指導的作用。
五、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
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并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以及學習方法,是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兩大重要因素,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的學習效果可能就不明顯,進而會打擊他的自信心,對學習感到厭倦。
建議家長應該先跟老師溝通,找到孩子為何不愛學習的原因,繼而有針對性地找到方法,為孩子調整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六、豐富孩子的課余生活,適當引導孩子參加多種文化活動。
學校里單調枯燥的文化學習,會逐漸消磨孩子們對于學習的興趣。家長要根據孩子的興趣,利用閑暇時間,引導孩子參加多種文化活動。一方面可以豐富孩子的課余生活,另一方面還可以讓孩子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興趣愛好。
孩子只想玩不想學的原因是什么?因為沒興趣!
1、父母期望過高
有很多父母都對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孩子學習成績好,以后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所以經常給孩子施加壓力,比如規定孩子必須考XX分,必須考到班里前X名等,完全忽略孩子的承受能力,導致孩子打從心眼里抵觸學習,厭倦父母的說教。
2、學習壓力過大
現代社會對于孩子的要求很高,超前學習成為一種普遍現象,所以孩子們迫不得已去參加各種輔導班興趣班,很少有休息玩耍的時間,導致孩子心理壓力很大,而這樣超高的學習強度會讓他們漸漸對學習失去興趣。
3、孩子本身意志力薄弱
如今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很多孩子在家里都是被嬌生慣養的,沒有吃過苦,遇到問題多是家長幫忙解決,所以有的孩子對待學習非常沒有耐心,懶得動腦子,沒有那種刻苦鉆研的學習精神,在學習上遇到一點問題就想要退縮,長此以往就會產生厭學情緒。
孩子玩心太重怎么收心?家長必讀
循序漸進地增加學習時間。家長可以逐漸減少孩子看電視的時間和次數。比如,孩子之前每天看電視、玩游戲的時間有5個小時,要一天天逐漸把時間減少到4個小時、3個小時、2個小時,同時逐漸增加孩子學習時間。
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收心“表白”。家長希望孩子回到正常的學習軌道,不再松松散散,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則。如何讓孩子恢復合理的作息習慣,是家長們的當務之急。從現在開始,家長就要陪著孩子執行上學期間的作息制度。
一個逐漸習慣的過程,對于已長時間處于放假狀態的孩子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如果缺少了循序漸進的過程,那么開學之初,孩子的精神很容易不集中,甚至會出現困倦、散漫等狀態。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