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首先,孩子一年級考試考不好就罵是很不好的教育方式,孩子那么小,需要慢慢的引導和教育的,可以問問他考不好的原因,是不會還是貪玩。一年級孩子才剛開始上學,考不好也是正常的,有的孩子就是啟蒙的會晚一些,一次考不好沒有影響的。
小孩子讀一年級,是從快樂無憂的幼兒園小朋友轉正為小學生,小學學校的學習環境可能還沒適應,也可能還沒有適應小學老師的教學。可能有的小孩還不懂考試為何物,以為是平時的寫練習呢,甚至有些小孩都還不會握筆寫字呢。
所以有些小孩考試沒考好是正常的事,如果人生的第一次考試考不好了就挨家長揍,那心理陰影有多大呀?有可能就因為這一頓揍毀了孩子一生。
孩子還不適應學習環境
在正常情況下,孩子在幼兒園階段主要是以玩樂為主,在玩中學習一些日常知識。比如要和其他小朋友交朋友,能聽從老師指令會坐好等。幼兒園老師不教讀書寫字。
但進入小學校園后,小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課堂上不僅要坐姿端正,眼睛、耳朵、嘴巴、大腦、手也要跟隨老師的上課節奏開動起來。課后還有作業要完成。所以很多一年級的小學生一下子適應不過來,開學一個多月了,家長送來學校還哭鬧著不肯進校門。
那作為家長就要跟孩子講道理,孩子為什么要上學讀書,讓孩子慢慢適應小學生活。千萬不能見孩子不想上學了直接用棍棒脅迫。
課堂上孩子跟不上上課節奏
孩子剛進一年級,一下子還不適應學校環境。有的小孩學習接受能力差一些,因此家長要抽出一些時間,陪伴孩子讀書寫作業。可千萬不要認為把孩子送去學校了就是老師的事。
一個班級四五十個孩子,一節課四十分鐘。而老師必須要在這四十分鐘里完成教學任務,所以不可能照顧到每個孩子都學會課堂里的內容,這就需要課后練習來鞏固補充。
而一年級的識字量不夠,還不會讀題,所以寫作業時就需要家長在旁邊幫忙讀題,順便檢查孩子課堂學習情況。如果孩子對新學的內容一無所知,就說明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課。家長就趁機勸導孩子,讓孩子熱愛學習,每天進步一點點。
一年級為什么要注重養成好習慣呢?一個人的思維方式,行為舉止方式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變。所以一年級新生入學后,老師最少要花半個學期的時間,反復強調課堂紀律,包括坐姿、書寫、讀書離書本距離,會傾聽等做強化訓練。
因此,家長可不能因為孩子考不好了揍一頓,讓孩子小小年紀就產生了對學習的畏懼心理,從而產生厭學情緒,那孩子可就廢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