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大學生認為,從高中緊張的學習中解放很容易就徹底不再學習,然而事實恰恰相反,在大學的的學習才是真正區分未來發展的重要階段,因為初中高中的學習大家都是一樣的、即使有學習成績的差異但是內容是一樣的,老師強行的思維是一樣的,但是在大學里、分出來詳細的專業,明確的發展路線,所以區分別人的就在于你大學如何學習了、你要告訴你自己、越努力越幸運,不要將此前的努力功虧一簣、要用的更好,你只有學習,不斷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告訴自己你一定可以、一定不要放棄,這是你未來的開始。
那么,大學生產生厭學,應該怎么辦呢?
首先,大學生需要明白大學是一個學習場所,其次明白學習是有很多種的:學習知識,學習技能,學習交際等等。歸結起來就是提前學習未來進入社會所需的能力。
其次,進入大學以后,應該積極的參加集體活動,參加社團,參加研討班,身處其中時,應多聽多看多學少說。
第三,對人對事應積極樂觀友善,學會與人相處,學會擴展自己的視野與人脈。
第四,這一階段結束后,應找尋自己未來發展的方向,尋找自己的專長與興趣,鉆研進去,加深自己在某方面的能力,做人無需樣樣精通,有自己的特長就好。
第五,考慮自己的就業,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職業,但也應該結合實際就業情況,做好先就業后擇業的準備,多聽取前輩意見,但也要保持自身判斷能力,以先前保持的樂觀態度積極準備。
最后,需要強調的是:大學最終是學習的地方,培養自己各方面的才華,努力讓自己提升,用知識武裝自己。大學只有四年,完全可以“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來補充自己升華自己,走出學校走向社會才是人生的開始。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