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說明孩子學習的問題至關重要,我們作為家長,一定要多去和孩子一起進行自我反思,讓孩子能夠在學習中獲得成績感,這樣才能快速的幫助孩子擺脫厭學情緒。
小學生厭學怎么解決
1、接納孩子
小學厭學的孩子,背后很有可能是爸爸媽媽的問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爸爸媽媽首先要接納和詳盡了解孩子厭學的心境,改動關注的焦點,遇事先處理心境,再處理問題。
2、勤能補拙
許多孩子不喜歡學習,是由于跟不上老師的上課進度,由于常識都是有聯(lián)接的,進階式的進步難度,有時分孩子的一個常識點沒有弄透,就會步步落后。
所以家長一定要協(xié)助孩子及時查找常識的漏洞,課下的時分,協(xié)助孩子及時處理,孩子處理了難題,成就感會鼓舞孩子持續(xù)前行。
3、創(chuàng)造學習型家庭環(huán)境
“養(yǎng)魚先養(yǎng)水”,爸爸媽媽自己一馬當先,帶頭閱讀,控制心境,減少家庭矛盾。
活躍關注孩子的正面行為,經(jīng)過獎勵鼓舞強化孩子對求知、學習的愛好。孩子既然發(fā)生了厭學問題,就不要老是揪住這個問題不放,而是在找到原因之后,活躍發(fā)現(xiàn)孩子在學習問題上的“閃光點”“可愛點”“愛好點”,給孩子減壓,紓解他的壓力。
小學生厭學有哪些表現(xiàn)?家長要注意
1、思想上厭學心理表現(xiàn)。
厭學的學生在思想上不是把學習當成是求知的課堂,而是把它看成是一種煩惱、負擔和精神壓力。他本不愿意學習,但是在家長和老師的督促下又不得不勉強去應付學習,即使人在教室,卻心不在焉。這種思想上有厭學心理障礙的學生,是不可能學到較多知識的。
2、行動上厭學心理表現(xiàn)。
當老師講課時他沒興趣聽,不是在跟別人小聲講話就是在做小動作;當老師向他提問時,他什么也回答不上來;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他要么找出各種理由進行推諉和拖延,實在推諉不了的就敷衍一下。
小學生厭學的原因有哪些?家長知道嗎
1、學習內容的枯燥
小學課程中,有時候會有一些單調乏味的知識點,孩子們可能很難保持對這些內容的興趣。過于死板的教學方式可能導致孩子產生極大的學習壓力,從而產生厭學情緒。
2、學習壓力過大
有的孩子可能在學業(yè)上感受到過多的壓力,可能是來自學校或家庭的期望,這使得他們感到無法應對,從而選擇逃避學習。
3、學習方法不當
一些孩子可能缺乏合適的學習方法,無法高效地掌握知識。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容易感到沮喪和挫敗,從而失去對學習的興趣。
4、缺乏學習動力
孩子們有時可能對學習缺乏積極的動力,感覺學習對他們的生活沒有實際意義,這也會導致他們對學習產生厭惡感。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