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51
8-10歲是孩子人格的形成階段。此時的他們已經有了獨立的思想,有自己判斷是非黑白的標準,家長在這時期應該為孩子做出榜樣,學著尊重孩子的決定,為孩子人格的形成奠定良好的條件。
8歲兒童心理教育
1、不過分限制,多接納引導。孩子逆反時,可以提供兩個選擇。比如,與其命令孩子“馬上睡覺”,不如換成可供孩子選擇的問句:“咱們是現在上床,還是5分鐘后上床?”
2、放棄“專制”,多些商量。試著逐步將自主權交還孩子,并在孩子遇到挫折和困惑時,引導其朝正確方向前進。比如對于培養興趣,孩子不喜歡彈鋼琴,父母可以商量,看有沒有別的愛好。
3、改變互動模式,化解對峙。孩子出現問題,更多是習慣不好所致。比如該做的作業不做,看書時惦記著玩。父母要幫孩子養成好習慣,可以一起制定生活起居、娛樂等時間計劃。
4、給予信任,平等對待。家長要做孩子的堅實后盾,保持親密而“有間”的關系;平等對待,支持孩子獨立嘗試,在其失敗時給予鼓勵、安慰。
03-10 閱讀全文>
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是有規律的,這是因為每個年齡段都有相對性的心理特點,這能方便家長更好的因材施教。比如在教育8歲兒童時,我們可以聯想到這個時候正在上一二年級,專注力很差。此時家長就能有意無意的培養孩子的習慣,以及專注力。
8歲兒童的心理特點
8歲兒童對自己、對別人的要求都忽然嚴格起來,甚至可以說是很苛刻。這時候的他們開始建立起道德是非觀念,開始明白事情與事情之間的因果關系。
他非常想做“好孩子”,愿意把事情做好,愿意遵守規矩。他對好與壞的觀念,不再局限于父母是否允許怎么做,而是根據他萌芽的因果邏輯關系,初步建立起是非觀念。
在此之前,孩子對“好”與“壞”的判斷來自于父母“準許”或者“不準許”。8歲孩子對“對與錯”的看法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好與壞”的兩極,他的思維開始豐滿起來。他很在意他對自己的感覺,也很在意別人對他的感覺。
同時他會豎著耳朵聽大人聊天時怎么評價他,或者揣摩他們說話時的臉色。非常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和夸獎,對別人的批評則非常敏感。于是當他受到指責批評時,他往往先找理由或者先責怪別人,好讓自己容易承受些。
12-16 閱讀全文>
7歲兒童已經開始出現叛逆現象了,家長在教育時不僅要了解他的心理特點,還要學會尊重他。在平時家長最好不要帶著負面情緒去教育孩子,這并不利于溝通,還會讓他越來越抗拒。而是要使用科學的心理教育方法,進行正確的引導。
7歲兒童心理教育方法
1、無條件的愛
父母無疑是愛孩子的,且這種愛不該被附加任何條件。它可以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自信,并學會愛自己和愛他人。家長要讓孩子知道,無論長相美丑,功課好壞,父母對他的愛都不會改變。
2、鼓勵法
7歲兒童有一種需要承認、需要鼓勵的心理,他們喜歡成功,喜歡得到大人的認同和贊揚。因此,家長就要經常鼓勵孩子,他通過不斷地被鼓勵和贊揚,自身的行為才能得到肯定,由肯定產生心理升華。
12-13 閱讀全文>
男孩子在8歲就是“討人嫌”的年齡階段,但是家長也是需要注意自己給予孩子的教育方式的,不要覺得孩子表現的大大咧咧,就認為孩子的心理是健康的,其實并不是這樣。所以我們還是要注意8歲男孩的心理狀態,這樣也就能更好的給予教育了。
8歲男孩的心理及教育
首先,他們會對抗家長,表現為不聽話
這個年齡階段的男孩感覺自己具備了很強的能力,覺得父母管自己也是很多余的。所以,當看到父母還把自己當兩三歲的孩子那樣來呵護并進行管束,告訴自己這也不可以,那也不可以,慢慢的就會出現很強的逆反心理,這時就要會表現出與父母對著干,你不讓我這樣,我偏要這樣。
其次,喜歡自言自語,容易情緒化
這種“長大了”的感覺會控制著8歲的男孩字的情緒,他們的內心也會存在一種傲視周圍人的感覺。而就是這種感覺,他們不僅會不太喜歡跟小朋友一起玩,也就會開始在一個人的世界里與自己對話,同樣也就會陷入這種情緒化的狀態中。孩子也就會對家長發脾氣,并且表現的暴躁和易怒。
12-02 閱讀全文>
孩子在這個年紀,家長會發現孩子已經變得不那么聽話了,比如早上的時候不再愿意穿媽媽準備的衣服,買東西的時候有了自己喜歡的東西,這其實都是孩子自主意識的體現證明孩子即將進入叛逆期初期,所以在這個時候對8歲女孩的心理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8歲女孩的心理教育
1、多跟孩子進行溝通
這個時間孩子很容易因為父母教育不當導致心理問題。建議家長可以跟孩子進行平等的溝通,不要隨意的打罵孩子,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對其合理的需求可以適當滿足,對其天馬行空的想象可以適當的阻止,應該保持孩子積極向上樂觀的心態。
學著尊重孩子的決定,如果孩子有了缺點、錯誤,不要不分場合一味批評。孩子知識增長、思維和想象力的發展要給以鼓勵和贊揚,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2、多關心子女的學習成績
10-14 閱讀全文>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都是從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家庭教育對孩子們的心理健康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深刻的塑造了子女的人格,對孩子的心理健康起決定性作用。
家庭教育對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
第一、家庭環境影響孩子的成長
孩子會受到家庭環境的種種影響。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具有自發性,對兒童的身心發展有時可能是有利的、積極的,有時可能是不良的、消極的。所以,不能低估環境因素的作用。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一定意義上說明了環境對人影響的作用。健康的環境對兒童心理才會有健康的影響。
第二、父母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了榜樣的作用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環境。教會孩子做人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孩子們觀察世界,同時認識著世界的時候,他們的眼中最常見到的,是父母,父母的言行正表達著他們自己的人生態度。孩子無條件認定和信賴的是父母,無意識的模仿父母。
01-10 閱讀全文>
兒童逆反心理的兩個高峰期分別是二至四歲幼兒期,要求行為獨立,十一二歲到十五六歲的青春期,要求思想獨立。逆反是成長的需要。
兒童逆反心理的兩個高峰期
孩子的叛逆期一般出現在兩個高峰期:兒童期和青春期。
兒童期的叛逆期通常發生在2-4歲之間,孩子在這個時期正處于自我認知、建立獨立性的關鍵階段,他們可能會表現出對于父母指令的不服從、頂撞甚至無視。通常來說,這個階段的行為問題在孩子逐漸長大、開始學習遵守規則和適應社會次序后會自行消減。
青春期的叛逆期主要出現在12-18歲之間。青春期是孩子生理、心理和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此階段可能出現孩子對家長產生負面情緒等,主要表現為孩子可能會表現出對權威的反抗、對規則的不認同等。然而,隨著青春期的消退和心理成熟的發展,這些問題通常會逐漸改善。
需要注意的是,每個人發育的速度和具體情況可能有所不同,叛逆期的具體時長和程度受個體差異、家庭環境等諸多因素影響。因此,家長在面對孩子的叛逆期時,可以嘗試理解、支持和引導他們成長,建立良好的溝通,緩解叛逆行為帶來的負面影響。
03-20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