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
家庭不僅僅是孩子長大成人的地方,也是在外面遭受困難和挫折時的避風港,除此之外,家庭氛圍的好壞也會直接影響到孩子性格的養成,如果父母關系不和,經常在孩子面前正常,那么很有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心理上的負擔,甚至會伴隨他們一生。
家庭氛圍對家庭教育的影響
1、因為環境因素有廣泛性、經常性、自然性、偶然性的特點,所以,孩子會受到種種影響。古代曾有“孟母三遷”,從“其舍近墓”到“遷居市旁”,最后徙居“學官之旁”,終于使孟軻在學官的影響下,成為學者。這說明人們很早就重視環境影響人的作用。
2、家庭生活環境的布置,往往能反映出父母的審美情趣、審美藝術修養和文化水平,也成為對孩子進行教育的因素。風格優雅、整潔美觀、舒適宜人的家庭居住環境,能夠使家庭成員心境舒適、陶冶情操,并能成為子女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的外在刺激,其教育作用不能低估。
3、家長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家長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的都是壓制與被壓制的,或者是兩個人之間的相處模式也是沒什么尊重的,這就容易讓孩子的性格也變得比較極端,自然對孩子以后的成長,對孩子之后的生活都是有影響的。因為性格是會陪伴人一生的東西,性格如果不是很好生活也很難快樂。
4、父母如果和孩子能夠形成一個和睦快樂的家庭環境,那么孩子就會對這個家產生安全感和歸屬感。這樣孩子就會親近家庭,喜歡和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孩子的性格也會更加開朗,能鍛煉孩子的溝通技巧,讓孩子的交際能力更上一層樓。
01-09 閱讀全文>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對于孩子的溺愛只會對孩子產生傷害,而且也是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針對這種情況,家長也就需要對及時改變自己的行為,然后讓孩子自己的事情就自己做,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才是有利的。
溺愛型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
1、溺愛型會養成孩子的壞性格
因為在家庭教育中,若是父母過分愛孩子,凡事服從孩子的要求,代替他完成所有的工作,所以孩子不需要親自做任何事情。這樣很容易培養孩子任性懶惰的性格。
另外,可以讓孩子養成以自我為中心、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認為別人為他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從而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自私和偏執。
2、使脾氣暴躁,很難與人友好相處
12-21 閱讀全文>
家庭教育對孩子來說很重要,但家長們也要注意其中的正確與否。有些家長會走入家庭教育的誤區,給孩子帶來一些不良的教育,這給孩子帶來的影響其實是很大的,那么不良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都有哪些呢?
不良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
1、造成親子關系破裂
很多家長在最開始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不以為然,認為孩子還小,教育方面的問題,可以等到孩子大了再決定。但是最后卻發現,等孩子長大后一切都變了,和自己的關系變得疏遠,變得有了自己的脾氣,這時候家長再來教育也更加地不容易,效果也越來越差了,可見孩子小時候的家庭教育對于孩子來說影響是多么大。
2、孩子冷漠孤單
孩子無論在任何時候都想得到父母的重視和關注,但有些家長卻認為:“從小要鍛煉他們。”他們說這是培養孩子的獨立個性,他們什么都想讓孩子自己去做,讓孩子自己一個人去嘗試,讓孩子一個人承受著嘗試后的失敗,其實孩子也有七情六欲,他們也很需要親人的關心和愛護,也渴望得到父母的陪伴和溝通。由于長期得不到關心,就造成孩子孤僻、冷漠等不良的行為。
10-31 閱讀全文>
有很多家長認為不需要太早的去教育孩子,要讓孩子自由的成長,等到孩子懂事了之后再去教育孩子。其實這樣的想法是不正確的,教育孩子要從兒童時期就要開始,早早的教育孩子,那么家庭教育對兒童的影響都有哪些呢?
家庭教育對兒童的影響
1、塑造孩子的個性發展
一個人的個性發展會和嬰幼兒時期、童年階段有著很直接的聯系,會有為數不少的人身上所存在的問題是在年幼的時候所造成的,有的也會一直影響到整個人的成長過程、甚至是整個人生。
在家庭教育里,最為重要的是需要給到孩子應該有的陪伴,過少的陪伴會使得孩子和家長的親子關系疏離,很難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建立起蠻好的感情基礎。
2、引發孩子的共鳴
10-28 閱讀全文>
家庭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更好的成長,不光是在學習上面教育孩子,其他各種方面也要教育孩子。與人相處、提高孩子的道德品質等等,這些都是家庭教育的目的,那么家庭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影響都有哪些呢?
家庭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影響
1、影響孩子的習慣的養成
父母的言行舉止影響著幼兒道德品質的形成,家庭是幼兒接受教育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位老師,常言說“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思想、行為、生活習慣無不對孩子產生影響。例如:讓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雖然現在是一般孩子都可以按時到校,但是還存在許多遲到和曠課的現象,有的家長也許對此不以為然。
2、家長的態度影響孩子的學習
家長的知識水平、教育方法、能力都影響著對孩子的教育。如果孩子能在班上取得較高的名次,可能認為還是一個可以培養的對象;如果孩子在班上的成績較差,往往就失去了教育的信心。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和做法,這樣做打擊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使孩子失去了學習的樂趣。這也是家長對孩子的一種片面認識造成的。
10-27 閱讀全文>
很多人認為父親主外,母親主內,教育孩子的事情交由媽媽來處理就行,這樣的想法是極其不正確的。無論是父親還是母親,對于孩子的影響都是不同的,缺失任何一方都會給孩子造成嚴重的影響,那么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和影響有哪些呢?
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和影響
1、對孩子性別角色的發展產生影響
提及家庭教育對孩子產生的影響,通常會說母親在孩子的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而父親對孩子成長產生的影響力卻容易被忽略。沒有一個固定的父親形象,男孩會缺乏角色認同感和男性特征,從而變得軟弱、缺乏獨立性、自主性和目標的持久性,易形成男孩女性化傾向,適應環境的應變能力差,較難適應男性的獨立生活。
同時父親的形象也會對女孩的性別角色產生影響,通過觀察父親的言行來形成對異性的認知,如果在成長的過程中缺少父親的角色,在青春期與男性交往時會表現出焦慮、無所適從等問題。
2、幫助孩子掌控局面
10-27 閱讀全文>
眾所周知,家庭教育是孩子們最早接受的教育,給孩子們帶來的影響也是無比深遠,不論是在身體上面還是心理上面。不僅可以讓孩子健康的成長,還能讓孩子養成一個樂觀的態度,影響不止這些,那么家庭教育對心理健康的影響有哪些呢?
家庭教育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1、給孩子提供一個寬松的成長空間
尊重孩子,相信孩子,理解孩子。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犯大大小小的錯誤,作為父母,應該培養孩子敢于犯錯誤、敢于失敗的行為。孩子和成人一樣有能力去犯錯誤,也同樣有能力去糾正錯誤,敢于犯錯誤和改正錯誤是同樣珍貴的。
2、保持良好的家庭成員關系
良好的夫妻關系、融洽的親子關系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夫妻之間應做到互敬互愛、和睦友善、團結向上。父母對待孩子應做到關愛孩子,嚴寬有度,經常溝通,多傾聽孩子的心聲,平心靜氣地解決矛盾,營造和平民主的家庭氛圍。
10-25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