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1
很多孩子都比較開朗活潑,那么他在跟人相處時也能落落大方,人際關系很好。但是有些家長會發現自家的孩子,遇到事時總是唯唯諾諾,有時還會信心不足,看待任何事情都會帶著負面情緒,這是很嚴重的現象。
孩子信心不足怎么辦
1、挖掘“例外”。當孩子在某方面表現出自信心不足時,比如害怕當眾演講,家長可以找出“例外”,把他某次演講不緊張還得到很多人贊揚的場景重溫一遍,用“例外”讓孩子看見自己并非那么糟糕,引導孩子進一步思考:“你當時怎么做到的?”逐漸使其克服心理障礙。
2、不作比較。拿自家孩子的缺點跟別人的優點比,這對孩子不公平。正確的做法是,拿孩子跟以前比,只要這段時間有進步,就應該為他高興。
3、少去干涉。家長應鼓勵孩子主動交朋友,但不必對孩子間的交往過多干涉。有的孩子會覺得和同齡人玩無趣,喜歡跟大點的小伙伴玩,有的孩子跟大一點的朋友一起玩會有挫敗感,覺得自己能力不如人。所以要看自家孩子的實際情況,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強行篩選他的朋友圈。
4、悅納不足。自身缺陷、家境不好,要悅納。有的不足是與生俱來的,無法改變,但可以坦然接納它,與其和平共處,可以讓自己在其他方面變得更優秀,以此揚長補短。父母應多給予愛的支持,常聽孩子建議、多給孩子陪伴,別讓他們內心感到孤單。
02-06 閱讀全文>
現在是個快發展的時代,別說孩子的耐心不夠,其實很多的家長在做事的時候也沒有很多的耐心,但是家長還是有著良好的自控能力的,也就能做好事情。對于孩子,我們也要培養其良好的能力,那么當孩子耐心不足怎么辦呢?
孩子耐心不足怎么辦
1、從生活中培養
利用生活中的小事培養孩子的耐心,在生活中家長可以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說倒垃圾、收拾碗筷,并要求孩子用心去做,將事情做好。這種方法可以有效的培養孩子的耐心。
家長還可以用適當的獎勵的方式,設立一個獎勵榜,讓孩子從最簡單枯燥的事情得到樂趣,如此一來孩子就能學會堅持。
2、營造舒適整潔的環境
10-12 閱讀全文>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性格方面有著很大的影響作用,可以說有什么樣的父母,就會教出什么樣的孩子,如果孩子出現自信心不足的情況,家長應首先反思自己,然后加以改正,那么孩子自信心不足家長應該怎么辦呢?
孩子自信心不足家長應該怎么辦
1、先區分害羞與自信
其實我們很多孩子,所表現出來的“不自信”,本質是“害羞”的一種表現而已。但卻常常容易被家長誤以為是“不自信”的表現。其實孩子適當的“害羞”是非常正常,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情感,家長一定不要排斥它,一個懂得適時害羞的孩子,是擁有正常廉恥心的一種表現。
如果一個孩子,做任何事情都臉不紅,心不跳,堂而皇之、理所當然那么他長大之后,很大程度上會成為一個沒有廉恥,甚至是連基本的道德底線都非常喪失的人。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好區分,“自信”與“害羞”之間的差別,不要讓孩子身上良好的優秀品質,過早地被否定及扼殺掉。
2、不要傷害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08-02 閱讀全文>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經常會因為某些原因而感到焦慮。但若是我們對孩子失去信心不想管了,那孩子的成長又該怎么辦呢?所以,家長一定要客觀的看待孩子的行為,樹立對孩子的信心,然后多陪孩子,讓其更好的成長。
對孩子失去信心不想管了怎么辦
首先,當家長對孩子失去信心不想管了,說明你面對孩子的時候,很無力,你可能感到特別的心累和沮喪,質疑自己生下孩子的意義。此外,孩子的出生和撫養可能剝奪了太多你的個人空間,讓你不堪重負。于是,你下意識的把情緒轉移到了孩子身上。你認為都是孩子不配合自己,才會導致如今的境地。
當你從孩子身上體會到太多的挫敗感時,你可以先試著給自己一點關懷,安慰這個受傷的自己,肯定自己作為父母的價值。你可以試著回想下:曾經有哪個時刻,你為自己的孩子感到很驕傲,你從孩子的身上獲得了無法言喻的幸福。
其次,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不要放棄,雖然說有很多的孩子不聽話,但是我們也要對孩子保持信心。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孩子變得更加的優秀,所以這里還是建議父母一定要采取正確的教育方法。
當你對孩子失去信心,又不想管了的時候,那我們可以和比較優秀的父母進行溝通,討教教育孩子的方法,這樣就能夠教育出更加優秀的孩子。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無論遇到任何的困難,我們都不要選擇放棄,這樣是會影響到孩子未來發展的。
12-26 閱讀全文>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不僅僅是簡單的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就可以了,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創新意識的培養都是不應該忽視的重要內容,而這些素質的養成,都離不開孩子內驅力的培養,作為家長,需要去探尋這些東西,幫助孩子更加優秀、健康的成長。
孩子內驅力不足怎么辦
1、家長對于孩子學習情況的掌握應該是適度的,包括對成績的關注,作業的完成情況等。正常人都不喜歡被人監督甚至催促的感覺,家長的過分干涉對孩子來說是壓力,同時也會讓他們認為家長只關心成績,根本不在乎他們。
2、,想要喚醒孩子學習的內驅力,就需要幫孩子找到一個好目標,這個目標,是孩子可以看見的,是可以感受到的,是可以切切實實完成的。不要想著一下子要搞定某一件事情,而是找到實現它的路徑,然后逐個搞定。小目標完成好了,大目標自然水到渠成。
3、家長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努力、積極、上進,給孩子展現一個非常好的精神面貌,讓孩子以家長為榮。在閑下來和孩子聊天時,可以把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問題講給孩子聽,讓孩子知道父母是如何披荊斬棘克服困難,讓孩子體會到勤奮努力、拼搏奮斗這些可貴的精神品質。
4、父母需要放低姿態與孩子站在平等的位置上看待事情。發生的結果,而不是利用父母的權威來指責孩子。比如孩子成績不夠理想,要看見孩子的情緒,讓他感覺到自己是被父母接納和包容的,不會因為分數而改變對孩子的愛。
12-23 閱讀全文>
現在的孩子都是貪玩,又不能長時間集中做一件事的,家長也就會發現孩子做事也是持著不認真的態度,就會對孩子大發脾氣,也就會讓孩子對待所有的事情更加抵觸,那么孩子不專心不認真怎么辦呢?
孩子不專心不認真怎么辦
1、對孩子降低要求
孩子做事情不專心,還有一個原因是擔心自己完成得不夠好,所以排斥去做這一件事情,家長不妨反思,自己平時是不是對娃的要求過高了?所以導致孩子對某個事物完全失去了自信心和興趣了呢?孩子難免會有這樣的心理:反正也做不好,那不如干脆就不做了。
所以家長就需要對孩子降低要求,這樣孩子才能逐漸認真起來,并且再培養孩子的專心能力,對孩子給予的幫助就是很大的,也是有作用的。
2、觀察孩子可專注的時間有多久
12-01 閱讀全文>
孩子粗心不認真的情況不僅僅會出現在生活當中,還會在學習當中有所體現,比如說在做數學題的時候,因為馬虎粗心而導致會做的題,沒有的得到相應的分數,那么作為家長該怎么幫助孩子呢?
孩子粗心不認真怎么辦
第一個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孩子在小的時候,一邊看電視,一邊玩玩具。經常一心二用,從而導致孩子做事情,無法集中注意力丟三落四。
第二個就是父母包辦的太多什么事情都依賴于父母,父母幫助的太多就會養成孩子有依賴性。什么事情都不用考慮,就會導致馬虎的習慣。
孩子粗心馬虎、丟三落四不但會影響孩子的生活,還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甚至會影響孩子未來的工作。因此作為家長,一定要引導孩子告別馬大哈丟三落四這個習慣。
第三個讓孩子認識到粗心大意的危害。有些孩子對自己的馬虎并不是很重視,有些媽媽也覺得只要孩子聰明,馬虎一點也不要緊,長大了自然就好了。
11-14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