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現在的孩子都是貪玩,又不能長時間集中做一件事的,家長也就會發現孩子做事也是持著不認真的態度,就會對孩子大發脾氣,也就會讓孩子對待所有的事情更加抵觸,那么孩子不專心不認真怎么辦呢?
孩子不專心不認真怎么辦
1、對孩子降低要求
孩子做事情不專心,還有一個原因是擔心自己完成得不夠好,所以排斥去做這一件事情,家長不妨反思,自己平時是不是對娃的要求過高了?所以導致孩子對某個事物完全失去了自信心和興趣了呢?孩子難免會有這樣的心理:反正也做不好,那不如干脆就不做了。
所以家長就需要對孩子降低要求,這樣孩子才能逐漸認真起來,并且再培養孩子的專心能力,對孩子給予的幫助就是很大的,也是有作用的。
2、觀察孩子可專注的時間有多久
每個孩子可以專注的時間都不太一樣,建議父母親可以先觀察一下孩子可以專注的時間有多少。就比如我家長孩子寫作業寫20分鐘就會起來倒一次水,再寫20分鐘就會起來上廁所。
我們也就會觀察記錄一陣子后,就能算出平均一次可專注20分鐘,我們就可以以20分鐘為一單位,讓孩子寫20分鐘后就起來動一動,再循序漸進的拉長為寫25分鐘休息一次,直到能夠持續一小時為原則,就能避免孩子出現不認真的態度。
3、給予孩子選擇的權利并適時退出
每個人對自己感興趣的事和物都會非常專注,孩子也不例外,我們可以在孩子玩玩具的時候,先讓他們自己選擇,每次只能選擇一樣玩具,玩完后換下一個,并將其擺放整齊,這種選擇可以讓孩子覺得自己有“做主”的感覺,同時讓孩子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玩具上。
有研究指出:小時候孩子自己做出選擇,并在自己選擇的玩具上專注地玩較長時間,長大后,孩子可以對父母要求的活動有更好的專注力。
孩子不專心不認真的原因
1、沒有成就感
很多的孩子由于是不成熟的,他們也就會缺乏成就感,也就會變得很情緒化,當一段時間的投入后沒有看到回報后,往往就會放棄繼續努力,甚至轉而變得厭惡、逃避。
2、家長對待孩子的態度
孩子的不專心和家長的縱容有關,缺乏合理規范的孩子做事有頭無尾、拖拖拉拉,長久下來,就不會形成紀律感和應有的專心態度。另外,家長本身可能做了不好的榜樣,如邊吃飯邊看電視,孩子也就會模仿家長,因此就養成了不專心的習慣。
3、過于疲倦
因為孩子的注意力有點像我們大腦里的肌肉。如果我們跑步跑累了,肌肉酸痛,我們就跑不動了;如果孩子的大腦肌肉累了,他也一樣沒辦法再繼續集中注意力。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給孩子適當的休息,讓他的大腦肌肉得到緩解之后再回到學習上面來,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也就會變得很認真。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