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9
有很多孩子在生活中,一遇到挫折就會變得一蹶不振,這其實是他的內心不自信的表現,家長一定要注意這種情況,幫助孩子重新建立起自信,給孩子營造一個健康快樂的生長氛圍。
兒童不自信的表現
1、遇到挫折容易退縮:遇到一點困難就猶豫不決,面對困難挫折時常常害怕、退縮、易放棄,而不能努力解決
2、過于依賴他人:與同伴發生矛盾時,常常不能自己想辦法解決,而是依賴于他人幫助,向老師告狀或回家告訴父母
3、經常羨慕其他小朋友:有時候孩子總是看著其他小朋友的東西好,生活好;有漂亮的衣服、好玩的玩具;雖然自己也有這些,但總是覺得不如別人的,不愛玩自己的。
4、過于聽話: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聽話,不喜歡那些頑劣的孩子。但心理學家認為,兒童在言行方面略有越軌,對他們的身心成長有益。那些對家長言聽計從的孩子,通常低估了自我價值,自信心比較弱,對環境和生活中發生的事物懷有恐懼。他們把良好的行為作為自我保護手段,因為他們所犯的錯誤越小,所謂的“風險”也就越少。這都是他們自信心不足的表現,因而在人格成長方面,缺乏進取獨立的能力。
06-21 閱讀全文>
這個年齡段的兒童,成長心理進入叛逆期,通常會表現在與師長頂嘴,調皮貪玩,性情脾氣暴躁頑劣,家長要根據兒童的心理,耐心的教導,讓兒童有一個健康的成長心理。
7一9歲兒童叛逆期有哪些表現
1、情緒反應激烈
例如帶孩子逛街,孩子在櫥窗里看到一款玩具汽車之后,堅持要買。可是家中已經有很多類似的玩具汽車,在拒絕孩子的要求后,孩子便開始大哭大鬧,甚至在公共場合坐地耍賴、打人。
2、破壞性強
叛逆期的孩子的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喜歡摔東西、拆玩具、亂寫亂畫、撕書、故意把玩具丟的滿地都是。
10-30 閱讀全文>
兒童叛逆期的教育問題是很多家長都為之頭疼的,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所以我們家長也不能逃避。而是要正視問題,為孩子做好引導,此時可以分析他們叛逆的行為表現,由此制定方案。
兒童叛逆期都有啥表現
1、容易感到煩。有時會因為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歇斯底里地大發脾氣。常常把煩字掛在嘴邊,總感覺他們的情緒隨時會爆發一樣。
2、模仿同齡人。叛逆期的兒童往往容易受到同齡人的影響,他們會模仿朋友的行為、言語和穿著,以此來融入社交圈和建立自己的身份。
3、與父母唱反調。比如,父母要求做的事偏不做,越是禁止做的事情越要做;比如父母要求孩子不要在床上亂蹦,孩子聽后,反而蹦得更有勁了。不理睬父母,寧愿自己玩,也不要父母一起玩。
4、出現厭學心理。對學校和家庭作業的態度,孩子可能會表現出對學校和家庭作業的不感興趣,經常逃避、拖延做作業。
06-24 閱讀全文>
面對10歲兒童叛逆期的問題,家長要及時了解他們的情緒變化,從而為他們提供正確的疏導。在疏導的時候,家長要給孩子說話的空間,讓他們把自己的情緒合理宣泄出來,由此再提供幫助,將會事半功倍。
10歲兒童叛逆期表現
1、討厭父母說得太多
父母們要知道的是叛逆期的孩子本身情緒控制上就比較薄弱,如果父母總是喜歡在孩子身邊說得太多,在他們看來這是不信任的一種表現,他們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能夠很好滴對自己的時間、事情做出安排,對于父母的叮嚀他們會覺得很煩躁,甚至會出現強烈的反抗情緒。
2、情緒變化
在10歲兒童叛逆期,他們常常經歷情緒起伏較大的變化。一方面,他們可能會表現出易怒、暴躁等負面情緒,對父母和周圍人產生不滿和抵觸;另一方面他們也可能會突然間變得敏感而多愁善感。這種情緒上的波動主要是由于身體發育帶來的荷爾蒙分泌增加所致。此時父母應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感受,在與其溝通時保持耐心和理解。
06-22 閱讀全文>
孩子一生大概會經歷3個叛逆期,分別為:寶寶叛逆期、兒童叛逆期、青春叛逆期。這幾個時期孩子的各種行為表現是不同的,其中兒童叛逆期的行為比較突出。因此我們要想對孩子各種叛逆期進行改變,我們就要先了解孩子各個叛逆期的表現,那么今天我們就先從表現最明顯的兒童叛逆期有什么表現開始說起吧。
兒童叛逆期有什么表現
1、喜歡推卸責任
孩子在叛逆期會經常犯錯誤,而孩子犯了錯誤之后,不會承認自己的錯誤,即使被家長逮個正著,但孩子還是會找一些理由來為自己開脫,孩子變得喜歡推卸責任,不想為自己的錯誤承擔后果。
2、倔強固執,情緒反應激烈
比如你帶孩子逛街,孩子在櫥窗里看到一款玩具汽車之后,堅持要買。可是家中已經有很多類似的玩具汽車,在拒絕孩子的要求后,孩子便開始大哭大鬧,甚至在公共場合坐地耍賴、打人。
04-19 閱讀全文>
有的孩子進入青春期會發生很多變化,家長要理性的引導這類孩子,不要給孩子太多的壓力。要多關心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明白父母是為他們著想的,多給他們時間和空間,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兒童青春期有哪些表現
孩子開始在乎朋友,甚至比在乎父母更多。青春期的孩子會發展自己的社會屬性,他們開始變得格外在乎朋友,而且他們對朋友的重視程度,要比對爸媽的重視程度更高。為什么?因為孩子要在這一階段建立自己與外界的聯系,要構建自己的人際關系,這是孩子獲得幸福感的重要階段。此時家長要做的事情就是默默守護孩子。
他們開始追求與眾不同,包括審美,雖然這種美在你眼里反而更丑,但他卻自認為很酷。比如有個女生帶著美瞳來上課,老師們覺得看起來很可怕,但班上的同學都很羨慕她;他們追星也想顯示自己的個性,比如,他的房間里可能貼滿了各種偶像的海報,雖然大人看起來是為所欲為、離經叛道的行為,但孩子自己認為是真性情。
感情的變化非常顯著。他們既“多愁善感”又“喜怒無常”,這常常令我們家長手足無措。感情的多變是與感情的深化共同發生的,在這一時期孩子們已經開始產生和感受到許多細膩復雜的感情,家長要合理的引導他們。
兒童在青春期怎么教育
04-15 閱讀全文>
我們都知道,心理自信的孩子,無論是做什么事都是信心十足,相信自己能夠做得好,敢想敢做的心理,是成功的關鍵。但是如果孩子做什么事,都沒有底氣,長期缺乏自信心,那么孩子就會成為“行動的矮子”。
孩子不夠自信的表現
自己能做的事卻不敢做:我們常說小孩子膽子很大的,只要給他機會,他沒有什么不敢做的。但是有些孩子就特別膽小,都知道他能做到的事,他就是不敢去做。說白了,其實就是孩子缺乏自信心,他不相信自己能做到,同時也害怕自己做錯了,別人會笑話他。
針對這樣的孩子,家長和老師別強迫孩子非要去干某些事,尊重孩子的意愿,對孩子多鼓勵。
遇到挫折容易退縮:遇到一點困難就猶豫不決,面對困難挫折時常常害怕、退縮、易放棄,而不能努力解決。在生活中過于依賴他人,在與同伴發生矛盾時,常常不能自己想辦法解決,而是依賴于他人幫助,向老師告狀或回家告訴父母。
總把錯誤怪罪到自己身上:不自信的孩子因為看不到自己的優點,所以一旦遇到什么不太好的事情就喜歡把錯誤歸咎到自己身上,盡管他們不說,還是會內心自責。有句話這么說來著,對于一個不夠自信的人,你給他100句夸贊,然后再給一句批評就能輕易地抵消掉前面的夸贊。
12-13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