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我們都知道,心理自信的孩子,無論是做什么事都是信心十足,相信自己能夠做得好,敢想敢做的心理,是成功的關鍵。但是如果孩子做什么事,都沒有底氣,長期缺乏自信心,那么孩子就會成為“行動的矮子”。
孩子不夠自信的表現
自己能做的事卻不敢做:我們常說小孩子膽子很大的,只要給他機會,他沒有什么不敢做的。但是有些孩子就特別膽小,都知道他能做到的事,他就是不敢去做。說白了,其實就是孩子缺乏自信心,他不相信自己能做到,同時也害怕自己做錯了,別人會笑話他。
針對這樣的孩子,家長和老師別強迫孩子非要去干某些事,尊重孩子的意愿,對孩子多鼓勵。
遇到挫折容易退縮:遇到一點困難就猶豫不決,面對困難挫折時常常害怕、退縮、易放棄,而不能努力解決。在生活中過于依賴他人,在與同伴發生矛盾時,常常不能自己想辦法解決,而是依賴于他人幫助,向老師告狀或回家告訴父母。
總把錯誤怪罪到自己身上:不自信的孩子因為看不到自己的優點,所以一旦遇到什么不太好的事情就喜歡把錯誤歸咎到自己身上,盡管他們不說,還是會內心自責。有句話這么說來著,對于一個不夠自信的人,你給他100句夸贊,然后再給一句批評就能輕易地抵消掉前面的夸贊。
孩子不夠自信怎么辦
用適當的方式溝通:家庭教育中,家長總是以命令的方式育兒,這就導致了孩子做事總怕犯錯,畏手畏腳。如果孩子犯錯,一定要用溫和的語氣分析為什么犯錯,用良好的方式溝通。
不能總是指責孩子:孩子處于會犯錯、容易做錯事的年齡,這是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很難避免的,有些父母急性子,或是完美主義者,對孩子的教養沒有耐心,無論是遇到大事小事,處理的方式直接指責孩子的過錯。
在孩子弱小的心靈里,會讓孩子性格變得越來越內向,不敢說話,封閉內心世界,因此面對孩子的教育,父母應更多的耐性悉心教導,平心靜氣地跟孩子講道理。
全身心接納孩子:所謂全身心接納孩子,也就是不管孩子優秀不優秀,都要無條件地愛孩子。而不要因為孩子表現優秀,家長臉上就充滿笑容,孩子不優秀,父母就覺得孩子丟了自己的臉,就對孩子不好。
接納孩子,也就是看見真實的孩子。不管孩子不夠自信還是外向,不管孩子是動作太慢還是動作麻利,那都是真實的孩子,接納孩子的所有,然后再陪著孩子一起成長。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