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0
我覺得打罵孩子最大的傷害不僅僅是自尊心受到傷害,還傷害的是父母孩子之間的親情。父母總是以打罵來管教孩子,會讓孩子對父母產生恐懼心理,逆反心理強,不親近父母,有什么事也不會和父母說,那樣會錯過很多孩子成長過程中發生的事。要教好孩子,還是要言傳身教,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實在不行就出門走走,再回來就不會那么大的脾氣了。
1、打罵教會孩子的是屈服和服從。很多時候,孩子犯錯,在孩子的觀念里,自己并沒有錯,但是在打罵的威懾下,孩子不得不屈服于家長的命令。在孩子心理,有可能會認為:我打不過他,所以我不得不聽從于他。久而久之,有些孩子可能越來越膽小,形成卑躬屈膝的性格;有的孩子卻與之相反,隨著長大,他們會越來越反抗父母,想用同樣的武裝力量改變自己受打罵的地位。
2、打罵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影響家庭關系。我曾經聽到很多人講述,小時候的某某同學或鄰居,被自己的父母關在屋里,打得渾身淤青,甚至皮開肉綻。而這些孩子長大后心里都有一塊童年的傷痕不愿觸碰,或者充滿對親人的怨恨。他們成年后和父母的關系都很淡漠。
3、打罵會讓孩子延續到下一代。很多父母覺得自己就是被打著長大的,打一打自己的孩子也沒什么,但并沒有考慮打的方式是否正確。等孩子長大,這種教育方式又進一步延續到下一代身上。有些人長大后了解到這種方式不對,則需要花很大的力氣去治療原生家庭帶給自己的傷害。
被打罵的孩子,傷害最大的就是心靈創傷。特別是對一些敏感的孩子來說傷害更大,他們內心深處會對生命,對人生,對社會產生負面情緒。長期在打罵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他們有些會模仿家長打罵的方式與人溝通,有些會把自己藏起來害怕與外界接觸,有些或者會象一條軟皮蛇似的,無論你怎么說怎么做都無所謂。
所以經常打罵孩子的父母,要好好檢討一下自己的育兒方式,別讓孩子活著但不健康快樂。
01-08 閱讀全文>
打并不能一味的解決問題,首先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孩子在養成好習慣的時候,我們家長也要有耐心,我們不能要求孩子一下就把所有習慣都養成,可以幾天養成一個習慣,這個習慣養成了,再去培養下一個習慣。
孩子不聽話打孩子到底對不對
首先,我來講一講我的觀念跟想法。現在有些家長用一句話來講就是口才不夠只能手來湊的理論。
我相信沒有一個家長是愿意打孩子的,可是有的時候孩子犯了錯多次勸告無用的情況下,也有不少的家長動手打孩子,其實根據我們家的情況來看打孩子應該告訴孩子錯在哪里。
對于內向的孩子更不能打,在教育孩子之前要讓孩子自己說錯錯在哪里,如果一看孩子犯了錯也不問也不解釋,結果就是只會讓孩子什么也不敢碰,也不敢做也不敢說這樣內向的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會養成自卑懦弱的個性。
當然還有一種明知故犯的孩子,明明知道不對還屢教不改使家長忍無可忍,這個時候家長更應該冷靜下來想一想孩子為什么這樣做,也許孩子不知道怎么表達爸爸或媽媽的愛只是用行動來吸引家長。
04-19 閱讀全文>
隨著孩子的長大,他們會變得越來越不聽話,經常家長說東他往西,家長說西他往東,這就讓家長很生氣,要么打要么罵,想要以此馴服孩子的叛逆,但這樣真的有效果么?
孩子不聽話打孩子有用嗎
答案肯定是沒用的,因為打孩子并不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當孩子做錯事,如果家長總是靠打罵來教育孩子,那么會對孩子的身心都產生不好的影響,比如打擊孩子的自信、親子關系不和諧、讓孩子有暴力傾向等等。
1、缺乏自信
每個人都有自尊,孩子也一樣,他也希望能夠得到別人,特別是父母的尊重和信任。這種尊重和信任,是孩子自信的來源,也是孩子前進的動力。如果父母經常打罵孩子,會讓他產生自卑的心理。
2、影響親子關系
12-08 閱讀全文>
孩子不聽話打孩子算家暴嗎?視情況而定,從法律的角度講打孩子是不被允許的,如果造成傷害,還要追究責任。如果是普通教育的話,法院是不會受理的。如果傷害達到暴力、虐待程度就可以直接報警,那個時候法院才會予以受理。有可能是會構成虐待罪的。
孩子不聽話怎么管教
首先,一定要多包容和耐心,因為不聽話的孩子更需要包容,更需要父母的呵護,因為孩子過于聰明,可能是注意力不太集中、動作比較多、貪玩等,只有多耐心、多陪伴自己的孩子,才能夠讓孩子快樂成長起來。
其次,千萬不能呵斥和隨意打罵孩子,因為孩子不聽話,有可能是有叛逆的行為,不能夠因為孩子跟自己對著干,就將孩子隨意打罵,將孩子推到對立面,讓人際關系越來越緊張,矛盾越來越多。
對于不聽話的孩子,只要改變發出指令的方式,就能極大地改善孩子的行為反應。發出指令時請注意:不要發出沒有必要的指令。家長發一些日常指令前,要停下來想想指令的重要性:這是需要先做的嗎?是孩子必須做的嗎?如果回答都是否定的,那家長就不必發這條指令了。如果回答都是肯定的,家長則要準備鼓勵和懲罰雙管齊下,讓孩子服從指令。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會逐漸明白,家長是言出必行的,就會更加服從家長。家長的指令要簡單,一次只發一個指令。
最后,應該積極鼓勵孩子,多溝通、多交流,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不能不聽話就否定了孩子的成長,也要看到孩子變得成熟、變得獨立等進步的一面,同時讓孩子繼續努力的表達出來自己的想法,才能夠解決不聽話的問題。
01-20 閱讀全文>
這種方法肯定是不對的,父母打孩子不僅會讓孩子變的叛逆,還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傷害。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如果家長遇到孩子不聽話的情況,我們作為家長應該和孩子去溝通,了解他們的內心想法。
孩子不聽話打孩子對嗎
不對,所以要盡量控制自己不打孩子。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不要急于打孩子,因為沖動地打孩子,效果往往適得其反。這時候,你可以向孩子說出自己此刻的感受,讓孩子知道你對他剛才行為的不滿。
比如,告訴孩子“我現在心情不好!”“你這樣做我很不滿意!”“我不喜歡你這樣沒禮貌!”“你的表現很讓我傷心!”等。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有助于平靜自己的情緒,也有助于讓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來想問題,從而促進孩子的反思。
用自然后果懲罰孩子。孩子犯了錯,無須過多批評,讓孩子自己承受行為的過失或者錯誤造成的后果。對于年幼的孩子,家長還可以告訴孩子修正錯誤的具體方法,指導孩子自己去彌補錯誤。這樣不但讓孩子明白了自己的錯誤可能導致什么結果,也能夠讓孩子在承擔后果的過程當中產生悔改的想法,有利于避免孩子再犯同類錯誤。
用間接的方式懲罰孩子。如果孩子的過錯不大,家長可以對孩子已經發生的錯誤不過分追究,而是通過給孩子使個眼色、對他的行動加以限制、扣留他喜歡的東西、限制他娛樂的時間等間接懲罰的手段與方式,讓孩子記住這次教訓。
01-20 閱讀全文>
孩子不聽話,最好不要打孩子。有可能是你的建議或說話的方式孩子不接受,孩子感覺到了你命令的口吻,或者是沒有征求他的意見傷自尊,這個時候就特別需要父母的說話的方式方法了。讓孩子聽你說話的最好方式是接納他的情緒。這個時候父母最需要做的就是接納孩子的情緒,不論孩子的情緒是好的還是壞的,都需要我們接納,然后等孩子情緒好一點了,你要換一種方式,比如你可以給孩子幾個選項或者建議,當然這個建議或選擇一定是在你自己能承受的范圍,讓孩子選擇自己做主,讓孩子參與進來,這樣孩子就會感覺受重視,會很開心聽你的話。媽媽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千萬不能動手打孩子,孩子的一生只有一次,最需要爸爸媽媽的呵護。
如果再遇到孩子對我們的指令有對抗的時候,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傾聽。先傾聽孩子的真正想法,當我們愿意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傾聽他們的想法時,孩子慢慢也會理解我們,愿意和我們合作。
2、啟發式提問。了解到孩子的真正想法后,我們可以多用啟發式提問,看看孩子有沒有更好的想法和達到雙贏的辦法。
3、尊重孩子的想法。當孩子自己找到了雙贏的辦法后,我們要充分信任和尊重孩子,無論是誰都愿意聽自己的話,只要他能按自己的方法去執行,這也是一種非常好的品質。
4、事情結束后向孩子表達感謝。我們要放下為人父母的自負心,當孩子做了很好的貢獻時,我們一定要及時表達感謝,鼓勵孩子更加主動思考。
01-08 閱讀全文>
嚇唬嚇唬即可,個人非常反感打孩子,一則孩子其實都有自己的道理,要聽聽孩子怎么說,按自己的意思打完了,孩子心里其實還是不服的;二來如果真是依靠打來創造優秀孩子,那還要學校干嘛,直接都改成棍棒教育嘛。
家長們可能都覺得孩子在經歷一頓皮肉之苦后,變得聽話了很多,因此在傳統教育觀點里更是有”不打不成器“的說法。可是真是這樣嗎,由于缺乏溝通,孩子被揍之后,往往是變得更加小了,而不是學會對自己的錯誤行為反省。這也往往導致了,孩子越打越害,以致最后有些家庭連打孩子都沒有用了。孩子們想法不過是以后要更加小心。
經常挨打的孩子還會受到什么樣的身心傷害呢。
1、會變得懦弱膽小,沒有主見
經常挨父母打的孩子,會對父母非常的畏懼害怕,久而久之會對父母的話言聽計從,即使自己不喜歡不愿意,為了避免挨打,也會默認父母的安排。
這樣的孩子長大后,如若遇到稍微強勢點的師長,上司,同事,也會下意識的服從安排,哪怕是不合理的,從小的高壓教育讓他不敢發表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只能是盲從和跟從。
01-08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