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2
良好的閱讀習慣,會讓孩子受益終生,小孩不愿意讀書,有可能是因為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培養孩子閱讀興趣,需要慢慢來,不要操之過急,千萬不要用過激的語言去刺激孩子,以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
小孩不愿意讀書怎么辦呢?有什么辦法呢?
一、讓孩子保持愉快的學習情緒
家長必須了解,孩子心情愉快時會比較喜歡學習,學得更好更起勁,因此家長指導孩子學習時應注意:
1、不要操之過急
家長應了解孩子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孩子共同設計一個可行的學習目標,切忌因操之過急而給孩子造成壓力。
03-08 閱讀全文>
家長與孩子一起做好準備,多和孩子分析產生恐懼厭學的原因,然后進行有針對性的開導,多鼓勵孩子,同時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小孩不愿意上學有什么辦法解決嗎
1、觀察孩子近期的異常行為:
孩子逃避學校,其實和學校本身密切相關,可能是被老師批評了、可能今天有自己不喜歡的課程、也可能是和同學相處不融洽。而人們在小時候非常喜形于色,很難掩飾自己內心的情感。
那么就需要家長仔細的觀察孩子的行為,是不是某一天放學回家不高興了,或者越來越粘著爸爸媽媽了。然后根據孩子的異常行為,來詢問他在學校里面發生了什么,如果是比較嚴重的事,還需要即使和校方溝通。
2、詢問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
02-19 閱讀全文>
其實不論多大的孩子都會提出不想上學、不愿意讀書,而家長這時不要去只了解表面意思,而是要去看看孩子的內心在想什么,尤其是一年級的孩子,我們更需要去仔細觀察,那么若是一年級小孩子不愿意讀書怎么辦呢?
一年級小孩子不愿意讀書怎么辦
1、了解原因,穩定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不愿意去讀書的時候,父母先不要著急生氣,也不要對孩子發脾氣,怒斥孩子。要及時跟孩子溝通,不想上學,不想讀書的理由是什么。可以跟孩子說,雖然孩子需要每天去上學,但是父母也需要每天去上班,來平衡孩子的心理。
可以讓孩子將不肯讀書的想法表達出來,試著接納孩子的想法。并嘗試著問孩子為什么不想去讀書,是因為感覺到不快樂,還是因為懼怕什么事情,先穩定孩子的情緒。
2、幫孩子建立與老師或朋友的信任
09-16 閱讀全文>
相比于玩樂而言,讀書確實是比較枯燥一點,但是讀書能讓孩子從中學習到很多知識,開闊孩子的視野,幫助孩子提高成績,這是玩樂所不具備的。那么當小孩不愿意讀書的時候該怎么辦?
當小孩不愿意讀書的時候該怎么辦
1、以身作則
父母的行為習慣直接影響到孩子,所以父母要提高對自己的要求,孩子在家學習的時候放下手機,關掉電視,安靜的看會兒書,給孩子營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最怕的就是父母低頭刷著手機,嘴里喊叫著讓孩子去學習,他怎么可能平衡呢?父母要給孩子一種感覺,就是我們雖然不用上學了,但是學習不會停止,就是要不斷的充實自己,才能跟得上社會的節奏。
2、平等交流
父母不要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總是去命令他,指責他,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有自己的思想,不是我們的附屬品,想要了解他真實的想法,就要進入他的世界,所以我們要放低自己,與他平等的相處,讓他感覺到是被尊重的,這樣孩子才會和我們表達出他的想法,我們才能夠更好的去引導。
03-26 閱讀全文>
小孩不喜歡讀書寫字,普遍來說,是件很正常的事情。從小孩子的思想中不難推測出:誰愿意舍去有爸爸媽媽陪伴的日子,可以在外面廣闊的世界中恣意玩耍,而去呆在一個小小的教室還要花腦力心力去學那些原本不會的東西,那多無聊啊!小孩子不愿意寫字有什么好辦法嗎?
小孩子不愿意寫字有什么好辦法嗎?
一、因材施教,首先要了解孩子的性格以及他的興趣愛好。要想讓一個孩子愛上寫字,除了平時的老師和家長的輔助外,還要借助于教材,購買一些字帖,鋼筆,紙張等文具。
二、寫字特點,所謂自如其人,泛指性格的體現。一般情況下孩子性情比較急躁,缺失對漢字結構的理解性,往往寫出之后有形無神。家長可以隨時督促孩子,做到懲罰分明,寫好之后可以適當給予一些小的獎勵,但是不絕不允許縱容孩子。
三、外力輔助,外力輔助是指除了孩子自主學習之外,借助于其他的媒體,軟件,或者書法老師,報名進行輔助學習。這種效果最為明顯,與自己的寫作有一個明顯的對比,找出差距后,并且能夠及時糾正。
四、耳目共染,除了老師的輔導課程之外,家長最好能夠陪著孩子一起練習。孩子不明之處,家長可以詳細講解,直到完全貫通。在家長的陪伴下,孩子更能提高寫字的樂趣,并且能夠高效完成。
03-14 閱讀全文>
孩子不愛動腦筋怎么辦?很多孩子都有這個問題,只是有的孩子問題嚴重些,有的孩子問題輕一些,作為家長,面對這樣的問題總是會很煩惱,小孩子不愿意動腦筋有什么辦法?
小孩子不愿意動腦筋有什么辦法?
1、培養孩子動腦筋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若對某件事有濃厚的興趣,就會集中思想和注意力,才會想方設法克服種種困難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怎樣培養孩子動腦筋的興趣呢?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對孩子的影響是相當大的,因此,父母要以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去感染和影響孩子,要用自己對周圍事物的態度和情趣去影響孩子。同時,父母還要常常給孩子提一些問題,激發孩子求知的欲望,引導孩子動腦筋解決。
2、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培養孩子動腦筋的興趣
03-14 閱讀全文>
九歲的小孩正處在小學年級,剛剛進入小學,很多的情況不適應,作為家長,應該讓孩子進行了解,讓孩子在學校當中樹立更好的榜樣,讓學生讓孩子更好的喜歡學校,同時可以給孩子交接一定的朋友,這個朋友的關系可以讓孩子對學校有一定的愛好和特長,也可以對孩子進行上學,進行獎勵措施和相應的不上學的處罰措施,這樣可以讓孩子達到上學的意愿,從而從心里愿意接受上學,從心里愿意去感受上學。同時還要了解孩子不愿意上學的跟學校相關教師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基本情況,對孩子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和指導。
9歲小孩不愿意上學有什么辦法解決嗎?
第一、態度上就是父母在平時與孩子的溝通,不要以勢壓人、太強勢,而要循序漸進,以理服人的態度和他交朋友,并且保持良好的情緒,營造和諧的溝通氛圍,這樣才能達到目的。
第二、方法上就是不愛學習屬于孩子的問題,可以把問題歸還給孩子,讓孩子自己想想合理的解決辦法,父母從中要找出原因,不是父母強迫、強烈的去要求什么。有幾個方法供大家參考:
1、要觀察孩子是否已經有很長時間不和父母進行語言溝通了,學校或者生活發生的事情以及他的情緒有沒有和父母溝通過,如果是溝通的問題,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糾結的地方,比如這道題不通或學校里情緒不好,和同學們有點矛盾,父母要和他去溝通,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引起的,找出原因對癥下藥。
2、孩子不愛學習,試著和孩子溝通以后,看看孩子自己能不能夠解決,如果他愿意自己解決問題要多鼓勵,父母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交朋友,一起商討解決的辦法,這樣以后問題就逐漸解決了。
03-11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