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2
在面對孩子情緒的時候,家長也會開始會不自覺地想壓制孩子的情緒,有的家長要么威脅孩子不許哭,有的要么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去“哄”孩子:“寶貝,你要啥都給你,只要你別哭了就好!很明顯這些做法都是錯的,那么如何引導孩子更好的控制情緒呢?
如何引導孩子更好的控制情緒:
1.自我舒緩
自我舒緩是最常見的一種情緒控制方法,這類方法的特點就是調用五種感官去緩解自己的情緒。五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
2.聽覺
讓孩子聽平靜舒緩的音樂,也可以是自然界中的聲音,比如浪花聲、雨聲、蟲鳴聲等等。
03-22 閱讀全文>
一個擁有良好控制自己情緒的人,在以后的人際交往、工作中會更順利,在親密關系家庭關系中也更容易獲得幸福。一個能關注到孩子正確控制自己情緒的父母是有遠見、有智慧的。那么如何引導孩子正確控制自己的情緒呢?
如何引導孩子正確控制自己的情緒:
1、 學會做一名耐心的傾聽者
當孩子產生情緒的時候,我們作為家長一定要學會成為一名好的傾聽者。不要以過來人自居,表現出來敷衍的態度,更不要不耐煩的打斷孩子的話,要表現出對孩子所表達的內容感興趣,讓孩子受到應有的尊重。
2、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情緒表達方式
人是有思想的高級動物,任何人都會產生情緒。而孩子無論是生活閱歷還是受教育程度相比成人都是較弱的。因此我們要教會孩子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尤為重要。
04-02 閱讀全文>
生活中有些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愛亂發脾氣,孩子有了情緒只知道發泄,這樣讓家長心里也不好受,很多家長都很想知道怎么讓孩子自己控制情緒,那么如何引導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呢?
如何引導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1、讓孩子認同自己,有情緒空間
要讓孩子喜歡自己,家庭要給孩子認同感。父母是孩子的模范,父母首先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不讓不良情緒帶給家庭、帶給孩子,要塑造出一種安全、溫馨、平和的心理情境,用欣賞的眼光鼓勵自己的孩子。
讓身處其中的孩子產生積極的自我認同,獲得安全感,讓其能自由、開放地感受和表達自己的情緒,使某些原本正常的情緒感受不因壓抑而變質。
2、讓孩子學會樂觀地面對生活
04-02 閱讀全文>
有些孩子愛哭愛鬧,不管怎么教育他還真是不行,那么在孩子發怒時怎么讓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呢?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如何引導孩子控制情緒。
如何引導孩子控制情緒:
1、孩子發怒時,家長應該告訴孩子,你可以生氣,但是不可以傷害別人,或者拿別人東西,把孩子帶出那種一觸即發的環境,并試著分散他的注意力。如果再這樣交談后孩子還是在發脾氣,建議不要理睬孩子,站在孩子附近,但是不要介入,讓您的孩子明白,不會被他的怒氣所控制。
2、教孩子一些克服壓力和怒氣的辦法,比如到操場上去打籃球、和小動物玩,或者畫一幅孩子生氣時的模樣的畫給她看,轉移他的注意力。家長要充滿幽默感,放棄那種想全面控制孩子的沖動,制定一些條規,比如不許大喊大叫、不許用暴力、不許說侮辱人的話等,若違反條例就做出相應的懲罰,比如取消星期天去公園的安排,減少孩子零花錢等。幫助孩子學會控制自己情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家長一定要有耐心和毅力進行下去。這對孩子今后發展非常有益處。
3、家長要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的榜樣
對于孩子來說,他的學習的主要來源就是模仿,而模仿的對象就是來自身邊的家長了,因此家長的一言一行真是太重要了。往往,孩子就是通過社會學習、榜樣模仿,產生了自我強化,從而起到控制自己的行為的作用。別是自己遇到了什么事情的時候,就火急火燎地先坐不住了,見不得孩子有一丁點的小過失,自己首先能夠靜下心來才行。
03-26 閱讀全文>
其實期末考試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檢測學生的這個學期的學習狀態,以及看學生掌握的如何。考的不好的通過期末考試來檢驗自己的不足,從而可以盡快改正,考的好的則可以證明自己提高自信,所以家長和孩子要認清楚期末考試的意義,那么家長該做些什么呢?
對于那些平時不太關心孩子的學習的家長來說,平時的一些對話,比如“作業寫完了沒有?”,“考試考的怎么樣?”或者是“天天就知道玩,也不寫作業”,孩子聽多了也會覺得煩,而且也會覺得父母只關心分數不關心自己,這樣只會讓孩子更討厭學習。
所以對于這部分家長來說,我們不應該過多的干涉孩子的學習,在身邊默默的提醒他就行,或者跟老師多溝通,多了解孩子的情況,必要時及時糾偏。
如何引導孩子更好的應對期末考試呢?
1、合理安排時間
引導孩子做出合理的時間規劃,根據自身情況合理安排各科目的復習時間。力求優勢科目維穩,劣勢科目突破。
02-17 閱讀全文>
作為父母親,為了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首先應該讓孩子樹立起自信心,并且培養的動手動腦的能力。讓孩子多讀書,廣泛地獵取各方面的知識,多學習一些才藝,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動手做一些手工作品。孩子自信自立,知識豐富,多才多藝,就是最好的自己。
作為家長如何引導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1、尊重并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一歲的孩子就有了獨立意識的萌芽,他們什么都要來一個“我自己”,自己拿小勺吃飯,自己搬小凳子。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不僅要獨立臆穿脫衣服、洗臉洗手,而且還要自己洗手絹、洗襪子,自己修理或者制作一些玩具,甚至還想自己上街買東西,自己洗碗。對于孩子正在增長的獨立意識,家長一定要予以重視,并支持、鼓勵他們:“你只要好好學,一定能做好!”千萬不能潑冷水:“你還小,干不了!“
2、幫助孩子克服依賴心理
家長的過分寵愛,反而使孩子原先自己能做的事情也會不愿意去做,碰到一些困難就喊爸叫媽,完全依賴他人。因此,父母、長輩必須改變包辦代替的做法,使孩子克服依賴他人的心理。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應當幫他樹立克服困難的勇氣。
11-25 閱讀全文>
家長自身要注意情緒管理,不對孩子發脾氣需要家長自身的修煉。能夠溫和的對孩子說話,多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與多溝通與關愛是青春期孩子所需要的心理成長營養。及時疏導孩子情緒給予正確的引導,總之多關心孩子的心理成長,引導正確的三觀!另外這個時期的孩子也需要目標、夢想的引導建立!
面對青春期孩子家長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青春期是孩子身心發育的重要階段,同時也是家長最需要理解、應對、陪伴孩子的時期。以下是一些家長可以嘗試的調整心態的方法:
了解青春期的變化。了解青春期孩子的身體和心理發育特征,這樣有助于家長更好地理解孩子的行為和情緒變化。
保持良好的溝通。與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聽取孩子的意見,多給孩子傾聽和理解。
給予孩子自主權。在一些事情上給到孩子足夠的自主權,逐漸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使孩子能夠在青春期逐漸獨立、成熟。
08-23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