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91
家長肯定都有這樣的苦惱:孩子上課的時候總是走神,寫作業也磨磨蹭蹭,不是要上廁所就是要喝水。有時老師也會反映孩子上課小動作特別多,這樣的學習習慣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和發展,也會導致他的自控力變得更差。
孩子上課小動作特別多的原因
1、對任課老師不滿意
孩子對老師有選擇的喜歡,不同老師的特點不同,不同孩子的喜好也不同,愛屋及烏。孩子對老師不滿意,在課堂上就會表現出滿不在乎、動作不斷,甚至反感的舉動!
2、家庭教育的影響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家庭就是復印機。父母如果經常給孩子以贊美、鼓勵、認可,那么孩子就能長期收獲價值認同感,自信滿滿,開心快樂、積極向上,做事注意力集中。
05-13 閱讀全文>
孩子上三年級上課小動作特別多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因此,在解決孩子上三年級上課小動作特別多怎么辦這一問題的時候,我們應該重點的對孩子的注意力進行訓練。
孩子上三年級上課小動作特別多怎么辦
掌握方法,多鼓勵和表揚,你可以在第一次犯錯時原諒他,但你必須在下次犯錯時他要承擔的后果上達成一致。如果人們一致認為只有武力才能解決問題,那么它就會被武力解決。
想讓他知道什么是錯的,然后做什么是對的。因為上課不安分,我讓他每天在家里坐20分鐘。當然,開始是5分鐘,然后逐漸過渡到20分鐘。這一點必須堅持。堅持才能看到結果。
正確引導,不打罵孩子。作為家長,我們應該理性地對待孩子的上課小動作特別多這件事,因為孩子的好奇心在發展階段是比較強的,這是孩子的天性。針對這個問題,家長要正確引導,不要打罵孩子,慢慢讓孩子接受一種專注的狀態。
其次,我認為父母應該以身作則。家長應該正確處理孩子多動的問題。這可能是因為父母的影響。孩子們會模仿大人的言行。因此,父母應該樹立一個榜樣。良好的習慣和狀態可以影響孩子,讓孩子避免貪婪。發揮好奇心來集中注意力。
04-18 閱讀全文>
孩子上課小動作特別多其實就是孩子注意力不夠集中的表現,很多孩子因為年齡小、好奇心比較強、自控力比較弱,對身邊所有的實物都保持一種好奇的態度,所以就會出現孩子上課小動作特別多的現象,那家長面對孩子上課小動作特別多怎么辦呢?
孩子上課小動作特別多怎么辦
1.通過“鏡像法”讓孩子把自己的肢體行動為從無意注意,變為有意注意
用“鏡像法”來矯正孩子肢體動作不良習慣,從心理學角度來講,實際上就是讓孩子對習以為常的下意識不良肢體動作習慣,從無意注意,變為有意注意。
通過每天堅持進行游戲活動訓練,不斷去強化孩子的有意注意目標。如觀察自己的頭、眼、嘴、手、四肢動作,當逐一進行有針對性有意注意目標訓練時,會讓孩子慢慢養成按著規范做動作的習慣。
2.從課本出發,自創游戲激發孩子興趣
04-17 閱讀全文>
多的家長應該都有發現,自己的孩子做事不好好做,經常會有些多余的小動作,而且是特別多的。也可以說是展現的方方面面,需要做家長的細心觀察,才有可能去幫助孩子改正,那么孩子小動作特別多是什么原因呢?
孩子小動作特別多是什么原因
1、家長“打擾”了孩子
有位孩子在同學們眼里都是比較獨立的孩子,會收拾自己的房間,動手給布娃娃設計衣服,這些小技能在小伙伴們眼里都羨慕的不得了,可是媽媽卻總是打擾她的“獨立”。平常學習的時候,媽媽總是送這個進來吃,送那個進來喝,很容易打斷她思考的路線。
以致于孩子經常題寫著寫著就不會了,手上設計的娃娃衣服,剪著剪著就忘了。而家長自己經常無意識的打斷孩子,才會讓孩子的思考過程受到了影響。家長經常在孩子思考的時候有所打擾,就會降低他們的注意力,從而衍生一些不自覺的小動作。
2、給孩子的壓力太大
10-31 閱讀全文>
如果你認真觀察你就會發現,現在很多孩子的課堂表現都是沒有那么認真,經常會出現小動作多的情況。因此我認為家長了解一下孩子上課小動作多是什么原因,這樣對孩子課堂上小動作多的改變才會有更大的幫助。
孩子上課小動作多是什么原因
首先第一個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孩子對學習缺乏興趣。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還處于一個比較愛玩的階段。在他們不感興趣的課程上,他們不知道做什么,做一些小動作來打發時間。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平時應該多和孩子聊天,聊聊自己的心事,了解孩子的想法,引導和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其次,可能是老師講課內容比較枯燥,孩子對老師講課的內容和方法不太滿意。小孩子做事很大程度上依靠興趣,如果孩子對教師授課的內容不感興趣,很自然地就不想聽,感到厭煩,坐著無聊,往往也會做起小動作。
最后也可能是和家里父母和老人的溺愛,導致孩子從幼兒期到進入兒童期過度被放縱有關。由于家庭教育一直未得到全面普及,很多年輕父母和家里的老人,常常因為溺愛孩子而放縱孩子。
恰是沒有規范孩子肢體動作行為,結果慢慢會發現孩子坐沒有坐相,站沒有站相。比如在餐桌上吃飯時,孩子愛下動亂跑;比如看動畫片時孩子在沙發上趴著躺著,甚至打著滾。
06-06 閱讀全文>
為了減少孩子的好動,父母要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學會在安靜的環境中做事。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比如畫畫、閱讀、運動等。一開始時間控制在10分鐘左右,再逐漸加長時間。
孩子一年級上課不專心小動作多
1、培養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要孩子專注于你的課堂,就得把課堂氛圍烘托足了,讓孩子無暇顧及課堂以外的東西。
2、拉近距離。此時的孩子,你沒法和他們講大道理,我們得蹲下身來,拉近距離,和他們做朋友,讓他們喜歡你。
3、方法多樣化。孩子的專注度不高,但是人都有對新鮮事物感興趣的特點,所以采取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4、嚴愛有加。一年級的小朋友沒有明確的規則意識,但習慣的培養應該越早越好。愛他們就更要嚴格要求,使之明確該做和不該做的內容。
11-04 閱讀全文>
上課的時間是老師傳授知識,解答疑惑的關鍵節點,這就需要孩子們集中精力去認真聽課,但有些小孩自控能力比較差,經常會出現上課總是說話做小動作的情況。對此家長應該怎么處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孩子上課總是說話做小動作怎么辦
1、給孩子制定一個非常清楚的作息表,規定好起床、就餐、玩耍、看電視和就寢的時間表。要遵守時間安排,但當孩子出現不遵守時間的現象時,也要靈活處理。過一段時間后,你的作息安排將成為孩子自己的習慣。
2、在其他家人或者朋友面前,夸獎孩子都能幫媽媽穿線了,幫助媽媽解決一定的難題。這些鼓勵與贊揚,不一定是物質上的獎勵,更多是對孩子的實際表現情況的認可,對孩子控制自己身體能力的認可。
3、當孩子得到持續鼓勵之后,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注意力保持耐心會逐漸提高。反之,如果過多批評,反而會讓孩子自尊心受損,聽課興趣下降,保持注意力的意識會越來越淡化。
4、家長可以建議老師對孩子冷處理,當孩子活動的時候不理睬她,或者多表揚行為規范的孩子來影響她,讓孩子意識到只有良好的行為才能更被關注,改變孩子原有的觀念
04-26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