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4
在孩子的教育方式上,嚴管與放養都是可行的教育方式,沒有對錯之分,問題是在什么樣的事情上、在什么樣的環境中和在什么樣的前提條件下實施嚴管的教育方式和放養的教育方式,這需要家長在對孩子教育態度與方法上、遵循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孩子的認知與接受理解的基礎,教育孩子。
對孩子教育態度與方法
1.把握好度
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態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當你的期望變成了孩子的壓力時,往往只會適得其反。對待孩子需要有松有緊,不要給孩子設定過多的要求,不要抱過高的期望,不過過分嚴格地要求孩子,盡量保持孩子的天性,正確引導即可。
2.用心聆聽
沒有睡眠比用心聆聽更能讓孩子感受到關心。當孩子對你說話時,盡量停下手邊的事情,專心聽他說話,不要中途打斷他。陪孩子去上學的途中和哄孩子睡覺時,是最佳的傾聽時刻。
03-23 閱讀全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所以父母對對待孩子的教育態度和方法,將影響孩子一生。俗話說,有其父,便有其子,意思是說有什么樣的父親就有什么樣的子女。有些家長說自己孩子年紀不大就開始學會撒謊,沒有哪個孩子是天生就會撒謊的,撒謊是因為后天模仿。
如果家長經常跟孩子承諾,卻又總是不兌現或是家長經常跟別人說假話,被孩子聽到;這些,都會被孩子注意到,都會讓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學會說謊。相反如果你是一位善良真誠的母親,那么你的孩子也會是這樣。所以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態度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態度和方法:
1.保證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環境中成長。為孩子創造一個獨立自主的生活環境,培養孩子健康的生活學習習慣。同時也要告知家長:家長之間有矛盾經常爭吵,也是很不正常不健康的環境。破碎家庭、長期分離的家庭更讓孩子缺少歸屬感。我們要用正面的健康的方式來安慰疏導孩子,不可采取疏于管教或溺愛或過分嚴厲等極端措施,更不能個人情緒而遷怒于子女。
2.永遠讓孩子看到希望。家長們都是對孩子寄予希望的,但如何讓孩子們看到希望,且認為自己確實有希望呢?無論孩子做的如何,都常夸獎說:“干的好”,“太棒了”之類。這就是采用希望法則來正面激勵孩子。而愛找差距挑毛病,孩子得了95分,還非要追究為什么丟了5分。這種高標準嚴要求興許適得其反,會扼殺孩子的很多希望使其灰心喪氣。
3.永遠不要與孩子斗強。不要用“激將法”刺激孩子。父母總是比孩子有力量,無論是體力還是生活經驗,父母和孩子“斗智斗勇”,原本就是實力懸殊,當然,父母可以和孩子比賽一些他們擅長的具體項目,比如打球等,但不要以輸贏為目的。
03-16 閱讀全文>
不同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理念是不同的,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的性格也是不一樣的。但是我們都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這時候也就需要有正確的育兒方式,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才能讓孩子在未來能夠“發光”,那么對孩子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有什么呢?
對孩子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1、明智的母親逐漸會對孩子放手
家庭對于孩子性格、品行、行為習慣的形成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母親,則是家庭中極為重要的角色。而正明智的母親,會隨著孩子的長大慢慢松手,克制對孩子的控制欲。
也不是對孩子太過吹毛求疵,而是給他們一個輕松自由的成長環境;不是包攬孩子的一切事務,而是讓他們親身去體會成長路上的酸甜苦辣;不是把自己的意愿強加到孩子身上,而是多問問孩子的想法。
2、注意孩子的品行
11-21 閱讀全文>
每位父母都非常疼愛自己的孩子,對于孩子的教育也會使用很多新奇有趣的方法,在教育過程中就會事半功倍。不過也有些家長對于教育孩子一籌莫展,那么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法都有哪些呢?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法
1、學會勞動,有付出才有收獲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法中,也包括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支持孩子參加社會性公益活動,培養他們的自理能力和勞動習慣。
孩子從小學會勞動,對他將來的生活會影響頗多。而且勤勞是所有良好品德的基礎,懶惰是萬惡之源,因此安排孩子參加付出型的活動,是家庭教育的一種良好途徑。
2、樹立榜樣
08-10 閱讀全文>
有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還采用以往的打罵教育,認為嚴厲教育孩子才能好好成長。事實上,大吼大叫的教育方式,并不是正確的,所謂“有理不在聲高”,就是這個道理,因此,家長要摒棄大吼大叫的教育方式才行。
對孩子大吼大叫的教育方法對嗎
不對,對孩子大吼大叫的教育方法是十分不當的,會給成長階段的小孩帶來很多不良影響,比如導致他們有樣學樣,對家長大吼大叫。其實,我們在網上也會經常看到各種新聞,有的父母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有的父母則是采取了另外一種方式“零吼叫”。當孩子犯錯誤時,對孩子是耐心的教育,心平氣和地跟孩子講道理,而不是對孩子大聲呵斥。
當然了,作為家長,有時候脾氣會忍不住,有時候也會認為孩子不聽話,只有對孩子大聲吼叫才管用。但此時有的父母會有一種先入為主的觀念,認為只有自己覺得對的教育方式就是對的,不會考慮孩子的感受,也不會去考慮這種方式對不對。但站在孩子的立場上,他們肯定不喜歡父母對自己大吼大叫,也會打心里害怕父母的大吼大叫。
大吼大叫雖然在氣勢上是壓倒孩子的,但是并不能代表孩子把家長的意思和說教聽了進去。因為家長大聲責罵孩子的同時,孩子的情緒也會很激動,即使最后屈服了,但是其實還是不服氣的,結果就是事情并沒有被妥善的處理,反而得大人一肚子氣。而當孩子一次又一次因為吼叫,對家長的教育表示屈服,并不是問題真的已經解決,因此很容易潛移默化的讓孩子把大吼大叫變成解決事情的方法。
由此可見,養育好一個孩子不是輕松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會充滿艱辛和遇到種種問題,當我們大人習慣用大吼大叫吼孩子來決絕問題時,孩子也會模仿大人的一言一行。所以想要孩子有一個好性格好脾氣,就要從父母的一言一行做起。只有我們大人改變了,我們的小孩才會跟著改變。
07-24 閱讀全文>
隨著孩子的不斷長大,他逐漸有了自己的觀念和想法,不在像小時候一樣崇拜父母,覺得父母什么都是對的,所以家長一定要根據孩子的變化來改變教育孩子的方法。那么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有哪些?
對孩子的教育要有正確的方法
1、樹立正確的榜樣
家長在平時生活中要時時注意自己的言行,孩子最喜歡模仿的就是父母,家長是原件,孩子是復印件,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是最深刻的,所以不管在哪個方面,家長都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榜樣。
2、創造好的生活環境
家長要給孩子創造和睦的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家庭關系的和諧,有序的家庭生活秩序,可以讓孩子陶冶美好的情操,有利于的孩子身心健康。
03-28 閱讀全文>
當孩子犯錯了,你的做法是什么呢?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態度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孩子認錯的態度。家長需要懂得使用正確的態度教育孩子,對孩子也會產生較好的教育效果。那么作為家長的你,是選擇做遇到問題就對孩子打罵的家長?還是遇到問題回去解決的聰明家長呢?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態度:
1.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當別人發表言論時,要學會傾聽而不應該隨便打斷別人的話。我們都知道,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會有缺陷,要讓孩子學會尊重別人,不應該嘲笑別人的缺陷。
教育孩子學會與他人友好相處,要多幫助那些有先天不足的同學,這是做人最基本的禮貌修養。你的一句玩笑話,可能會在他人身上留下抹不去的傷疤。
2.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當孩子出現拿別人東西的行為后,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態度不應該用道德標準去認為孩子的品質出現問題,因為也許孩子的年紀不足以讓他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念。
我們要讓孩子知道,別人的東西不能拿的道理,如果孩子確實需要那個東西,那么父母可以盡自己的能力去滿足他。不拿別人的東西也是最基本的禮儀。
03-16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