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86
小學生的身心發展往往是具有規律性的,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為孩子選擇適合的年齡特點和能力水平的教育方式。幫助孩子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讓孩子們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得到鍛煉,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那么小學生心理發展特點都有哪些呢?
小學生心理發展特點
1、情感容易受外界影響
小學生容易動感情,也重感情。一方面,孩子們充滿熱情和激情;另一方面,孩子們的情感又極易受外界影響,易沖動。孩子們對自己喜歡的事、積極性高,不感興趣的事避而遠之。這說明孩子的情緒、情感處于大起大落的兩極狀態,而難以及時地用理智控制。
要解決這一實際問題,作為家長要有表率作用,同時注意培養孩子學會用理智控制情緒,為引導孩子學會理智的處理事情,讓孩子內心變得更加的強大。
2、性格的多樣化
11-29 閱讀全文>
一年級的小學生因為剛脫離幼兒園,所以會有一些習慣改不過來。因此,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多關注孩子,多教導孩子,幫他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一年級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就是活潑、好動、好奇心重、喜歡模仿等等。
一年級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
一年級小學生對小學生活既新鮮,又不習慣,會出現難以適應的情況。他們好奇、好動、喜歡模仿,但又很難做到專心聽講,他們特別信任老師,并且有直觀、具體、形象等思維特點。
此階段家長可以讓孩子以適應和培養習慣、培養學習興趣為主,引導孩子怎樣愉快地學習。還可以從如何安排時間,如何使用高效引導語入手,培養他養成獨立自主、熱愛學習的好習慣。
一年級小學生身心發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因此在一年級是他們智力發展的旺盛時期,這一時期變化顯著。他們的思維非常具體,形象,善于機械記憶,不考慮文章中的意義而死記硬背。
例如:能夠流利的背誦流行歌曲中的歌詞,隨著曲調演唱。但從歌曲中抽取一段就不能自由的唱,都得從頭唱起,否則就截不下來。因為他們是整體機械記憶的,不能緊緊抓住所記得內容和意義有條理地記憶,也就是理解記憶的能力還很差。
03-06 閱讀全文>
對于二年級小學生而言,他們正處于小學的低年級階段,也正是他們調皮不聽話的階段,家長總是對于孩子的調皮控制不止情緒而打罵他們。其實孩子在這個階段是良好性格習形成的關鍵時期,家長了解她們的心理特點,并給予適當的引導教育。
二年級小學生心理特點及分析
1、追求個性
二年級小學生已經可以比較清晰明確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了,而且也能把自己的想法記下來。孩子正處于自信心的關鍵期,他們在遇見事情之前不會像一年級一樣動不動哭喊,而是會在事情中接受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從中發現自我價值,產生興奮感、自豪感。
2、情緒不穩定
二年級小學生由于生活經驗不足,他們在陌生、嚴肅、沖突、恐怖、約束、遭受指責等情況下,容易產生緊張的情緒,自我調節能力比較差,難以釋放心理的壓力,這樣就容易使他們的心情變壞。
02-24 閱讀全文>
與孩子進行溝通,傾聽他們的心聲;找到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并給予積極的解決方案;幫助孩子樹立積極的學習態度;與學校和老師進行溝通,尋求幫助和支持。
小學生厭學心理疏導基本方法
1、聆聽并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情感。與孩子交流時,要耐心傾聽他們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不想上學的原因,尊重他們的感受,不要輕易地批評或指責。
2、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教育孩子要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學習,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
3、調整孩子的學習壓力。如果孩子學習壓力過大,可以幫助他們適當減輕課業負擔,調整學習計劃,鼓勵他們多參與體育、音樂等課外活動。
4、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鼓勵孩子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并及時表揚和贊美孩子的努力和成績。
04-02 閱讀全文>
孩子之所以出現厭學,大部分原因是因為父母的教育問題。當父母發現孩子厭學時,只一味的去教育孩子,持續的給孩子施壓,最終會導致孩子厭學情緒的爆發。孩子在學習上和父母會產生沖突,最后導致孩子學習狀態越來越不好,情緒越來越不穩定,厭學情緒就會越來越嚴重。
小學生厭學心理產生的原因
1、孩子學習中遇到困難了,不能夠自主解決
畏難情緒,讓孩子產生逃避心理,這時要想辦法幫助孩子克服困難,增加自信心。
2、被老師批評了
有部分孩子會因為被老師批評,久久走不出自身情緒,需要家長及時疏導。
03-22 閱讀全文>
很多小學生都不愿意把自己的小秘密告知給家長,因為并不信賴大人,在生活中遇到了難題時,也只想自己面對。這也導致孩子有了厭學心理后,家長并不知道怎么產生的,只能安撫好他的情緒,讓他對父母放下戒備。
厭學小學生的心理如何疏導
1、多給予孩子一些鼓勵和認可。有的孩子可能學習很努力,總想考個好成績,每次考前都會比較焦慮,可能會睡不著覺。家長不要說你考不好也沒關系這樣的話,孩子會更加焦慮,覺得家長可能放棄自己了。或者是家長對自己本來就沒有信心,于是他會更緊張,要給予孩子一定的信心,讓他減少面對考試的焦慮情緒。
2、疏導孩子的不良情緒。厭學小學生可能倍受痛苦的煎熬,家長自己先要擺正心態,以平和、樂觀、積極的心態來幫助孩子度過難關,相信自己的改變能帶動孩子的改變。
3、引導孩子主動體會學習的快樂,這才有可能養成愛學習的好習慣。可以這樣問:“感覺怎么樣,背完這首詩是不是很快樂。”這樣主動引導孩子,讓孩子主動地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學會了一首詩,讓他體會到那種成就感,價值感。
4、把日常生活與學習結合起來。讓孩子制定家庭旅行計劃也許會使孩子愛上地理,領孩子去參觀博物館,全家人至少每天有一段在一起學習的時間,留意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平時散步、購物、訪友時拐進書店,瀏覽群書都是很好的途徑。
04-25 閱讀全文>
人的一生大約要經歷三次叛逆期,所以教育孩子是一件非常消磨家長耐性的事情。很多時候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責怪嘮叨,甚至動手,但是這些方式在遇到叛逆心理的孩子的時候往往會起到反作用,所以家長在遇到孩子以下表現的時候,要及時甄別。
小學生叛逆心理的表現
一、倔強固執,情緒反應激烈,帶孩子逛街,孩子在櫥窗里看到一款玩具汽車之后,堅持要買。可是家中已經有很多類似的玩具汽車,在拒絕孩子的要求后,孩子便開始大哭大鬧,甚至在公共場合坐地耍賴、打人。
二、出現破壞性和攻擊性行為,在家里摔東西、拆玩具、在家具和墻壁上亂寫亂畫、撕書、故意把東西丟得滿地都是,當家長去批評孩子時,孩子不僅不聽,還出現打人、踢人。
三、進入叛逆期的孩子,他們很多情況下不管自己的父母說得對不對,都喜歡用一些反抗的詞語頂回去,總之就是不會好好聽話。
四、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情緒是不穩定的,而且情緒的自我控制能力也差。所以很小一件事就可能引燃他們心中的怒火,從而大發脾氣。
04-15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