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不管孩子的每個階段,我們做家長的都要參與進來。就拿三歲的孩子舉例子,這個階段孩子開始變得自我,喜歡為所欲為、也喜歡發脾氣。這就更需要家長的教育了,那么三歲的孩子該怎么教育和引導呢?
三歲的孩子該怎么教育和引導
1、針對三歲的孩子也需要因材施教
如果孩子是內斂型,你卻立了“見到熟人必須打招呼”的規矩,無形中給孩子施加了心理壓力。對于內向敏感的孩子應該循循善誘,不能強迫他們做一些事。根據孩子的言行舉止初步判斷孩子的性格類型,再根據性格為孩子立規矩,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以正確的方法關心和愛護孩子
父母疼愛子女是可以理解的,但應以孩子的正常發展為目的來關心和愛護。對孩子的關愛,不應只局限于物質享受,而要注意孩子心態的變化,以正確的觀念教育孩子。父母應創造機會,讓孩子多與同伴交往,提高社交技能,從而養成良好的品格。
3、注重獨立自主能力的培養
讓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供機會讓他決定一些事情,比如穿衣服給他兩件衣服,讓他自己選擇喜歡的;出去玩可以讓他選擇玩的地方。平時他要自己做事情,盡量不要拒絕,如果要拒絕,需要告訴他原因,并對他的這種熱情給予肯定。
4、多鼓勵孩子學習
在教育三歲的孩子時,應多進行鼓勵,孩子會不斷的增強信心的。鼓勵應該多種多樣,比如一個翹大拇指的手勢,一個糖果,一個蘋果等等,通過鼓勵,孩子會喜歡你的教育方式,能更加配合的去做。
5、借助小孩心目中的“權威人物”
我們不妨把這樣的人稱為小孩心目中的“權威人物”。但小孩對待權威人物的態度有一個特點:當他和你在一起的時候,你的話他不一定聽得進去,而不在現場的第三者卻有可能被當成權威。譬如在家的時候,幼兒園的老師可能成為權威。
6、讓孩子多看
家長也要著手培養孩子的探索欲,這個時候就要讓孩子多出去走走看看,接觸一下不同的環境與人群。這樣的話孩子就會慢慢脫離怕生害羞的特點。而且鼓勵孩子多與其他小朋友進行交往,也能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有研究表示,多帶孩子出去旅游,孩子的性格能更加樂觀。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