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半的小孩子開始形成自我意識,但是受表達能力的限制,大多時候會選擇打人的方式來表達情緒。作為家長應該積極的引導,關注小孩的情緒,對于喜歡打人的習慣,也要教育他慢慢改正,以免將來養成不好的行為習慣。
一歲半孩子喜歡打人怎么辦
1、如果你的寶寶已經有了打人的習慣,當他正在打人時要立即告訴寶寶這是不對的。有些父母在看見寶寶打人的時候,卻對之一笑而過,這是很不好的,寶寶看你沒有制止,那就說明這個行為沒有什么不對,甚至還會引起別人對自己的注意。
2、以身作則肯定是必須的,你的一舉一動一個行為都影響著孩子的成長,面對孩子這些習慣,媽媽切記不能以暴制暴,這樣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會將事情嚴重化,正確的做法以自己作為孩子的榜樣,讓他們在一個有愛、有安全感的家庭成長,同時被愛、被關注。
3、想要開發孩子的智力就需要給孩子創造觸摸不同的物質的機會。在日常生活當中,父母應該盡量給孩子準備好充足的玩具,當孩子觸摸之后,才能夠建立初步的感官認知。
4、在和孩子玩耍,逗孩子的過程中,不要假裝打孩子或者咬他。因為一般在這樣歡樂的氣氛中,寶寶會以為打人是件很開心的事情,甚至可以用來表達喜愛之情。“爸爸媽媽喜歡打人,我也可以做”,一旦這種想法扎根在寶寶的腦海里,他就會在與其他同伴的交往過程中,繼續使用肢體語言表達感情。
5、若一歲半孩子是想找人玩,卻不知怎么開口,而胡亂打人、推人,建議平時制造一些游戲的情境,或帶簡單的游戲,提供正確的互動示范;或當他與其他孩子有適當的身體接觸時,例如擊掌,就要給予鼓勵,讓他知道原來可以這樣互動。
寶寶不聽話怎么教育孩子
方法1:聰明的家長一般在教育寶寶的時候,都會利用自己的面部表情,如果寶寶犯錯了,家長的面部表情可以嚴肅一些,但如果寶寶做對了事情,家長可以面帶笑容的輕聲細語的跟寶寶講話,只有這樣他們才能“聽”懂。
方法2:對于孩子正面的行為父母要及時通過贊羹和鼓勵來強化,例如樂于與同伴分享玩具,或是主動把玩具放回原處等,這時就要口頭嘉獎,用具體的言語來表達父母的認同。獎勵不一定是物質的,即使是只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也能激起孩子日后對合理行為的選擇。
方法3:父母的教育戰線必須要保持一致,很多家庭都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就是有人罵另一個就來護,這樣其實也是不對的,教育戰線必須要保持一致,不然孩子就會一犯錯就往護他的人那里跑,家長缺乏起碼的威嚴。
一歲半孩子無理取鬧哭的時候該怎么辦
一、孩子發脾氣、淘氣的原因有很多。我們一方面要多花時間陪伴孩子,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在日常生活中給孩子立好規矩。既然是規矩,不僅是約束孩子,家長也應該一視同仁,給孩子做好榜樣。這樣的規矩才有威信。
二、對于孩子哭鬧,要懂得拒絕,適當的挫折教育,也讓孩子明白哭鬧沒用,免得孩子大一點的時候遇到什么事情受不住打擊。而且孩子只要哭就有求必應了,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也很不利,孩子不努力總想著其他便捷的方法達到目的,最終害的是自己。
三、孩子鬧就是要讓你看的,讓你知道他想要,無論如何他都想要,那你不要走開,陪著孩子,看著孩子,讓他鬧。你要保證他的安全,讓他知道你是愛著他的,沒有不要他,如果寶媽走了,孩子的安全感會越來越低。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