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男孩子膽小通常與家庭教育和成長環境有關,當家長發現男孩子膽子小,應立即采取相應措施,幫助男孩子樹立自信心與勇氣,以免影響男孩子正常人格和心理的完善與建立。
膽小的男孩子怎樣教育
1、不要輕視他的感受:膽小的男孩可能會把一些看似小事看得很大,而這些事情可能對他的心理狀態產生很大的影響。父母應該認真聽取他的感受,并盡可能地給予他支持和鼓勵。
2、幫助他認識到自己的優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不足。父母應該幫助膽小的男孩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并以此為基礎,讓他們建立自信心。
3、鼓勵他嘗試新事物:膽小的男孩通常不敢嘗試新事物,因為他們害怕失敗。父母應該鼓勵他們嘗試新事物,并告訴他們失敗并不可怕,而是學習和成長的機會。
4、提供安全感:膽小的男孩通常有一種不安全感,可能是由于自己的性格或者周圍環境所造成的。父母應該提供足夠的安全感,讓他們感到有一個安全的環境可以依靠和依賴。
孩子膽小是怎么回事
家長保護過度。有些家長對孩子的保護過多過細,怕磕著、怕摔著、怕有任何不適應,總把孩子帶在身邊,形影不離,使孩子形成一種強烈的依賴心理和被保護意識。日常生活中對小兒限制過多,如小兒摸摸茶杯,大人就嚷:“別動,看,摔了”;小兒摸摸掃帚,大人就說“扎著你,多臟,快放下”等等,造成小兒不敢從嘗試與實踐中獲得知識,取得經驗,從而膽小。當孩子逐漸長大時,保護的慣性照樣持續,沒能根據孩子的能力發展適當“放飛”。其實正是這種“保護傘”導致了孩子的膽小。
心理陰影。有些孩子曾經看過一些可怕的片子,聽過一些可怕的故事,使孩子的心理留下了陰影,從而造成孩子膽小懦弱。不少的家長,在孩子年幼時都會說以下類似的話語:比如“你不聽話,就把你送給壞人”、“不許到處亂跑,小心撿垃圾的把你騙了去”等等,這種“大灰狼”式的話語無形中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孩子會認為外界環境危機重重,首先就產生了防備心理或者逃避心理。生活中某些偶發事件,如著火、跑水等嚇著了孩子……這些經歷,在孩子心理上留下可怕的陰影,也會造成孩子膽小。
孩子交往太少,對陌生人和群體不適應。有些孩子從小很少與人交往,除了父母、長輩,極少與同齡小朋友一起玩耍,極少有走親訪友的機會。這樣,也會使孩子交往能力萎縮,怕見生人,怕在眾人面前講話。
如何培養勇敢的孩子
第一,不要替代孩子
孩子是我們父母手心里的寶。作為父母的,特別是祖父母,總是擔心孩子會磕著碰著。所以很多事情都不會讓孩子自己去動手,而是代替孩子去做。殊不知這樣是害了孩子。這樣會讓孩子的自理能力越來越差。
我們不妨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孩子在兩歲多的時候,就可以讓孩子自己去試著穿鞋子、穿衣服,自己給吃飯。而不是滿大街的在后面追著喂飯,你越是這樣做,孩子越是不會獨立。
第二,讓孩子參與其中
孩子的動手能力和模仿能力是非常強的。我們在家里做家務的時候,不妨讓孩子參與其中。比如:我們在做飯的時候,可以選擇讓孩子幫忙淘米。我們在掃地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幫忙拿垃圾鏟等等。這樣既鍛煉了孩子的動手能力,也給他的獨立性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第三,讓孩子做決定
在很多時候我們父母都會安排好孩子做這做哪?我們不妨讓孩子去做決定,讓他去做他想做的。比如:你是跟爸爸媽媽去超市呢,還是跟奶奶呆在家里面呢?讓孩子自己做決定,有利培養他勇敢的行為。
第四,給予孩子一定的鼓勵
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是需要得到我們父母的肯定的。只有這樣孩子才會越發的努力去做。比如:孩子在幫忙掃地的時候,我們可以夸獎一下孩子,掃得真干凈。這樣孩子會特別開心,也更加樂意的去幫忙。
第五,父母適當的假裝軟弱
在適當的時候,父母適當的假裝一下軟弱,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勇敢哦!比如:在家里看到蟑螂的時候,作為媽媽的可以假裝很害怕的樣子,這時候可以讓孩子勇敢的去打蟑螂。
在超市買了很多東西之后,作為媽媽可以假裝軟弱無力:“寶貝,媽媽累了,可以幫媽媽拿一下東西嗎?”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