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進入了青春期,開始出現一些叛逆,其實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這時的孩子已經由孩子成長為大人了,開始形成自己的思維方式和思想,不再需要依靠父母了,常以大人自居,想要獨立地處理自己的事情,不愿意被人管。
孩子厭學怎么辦青春期叛逆
1、耐心傾聽孩子
如果是氣急攻心的家長,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通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破口大罵。當家長的心思已經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也許就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經釋放掉了很多負面的情緒。
2、尊重孩子,不要給孩子負面情緒
青春時期的孩子心理非常敏感,很在意別人對他的評論。多去鼓勵,給孩子正確的引導。
家長不要每天回來看見孩子嚷嚷:“你作業寫完了嗎?就知道玩,我一天天在外面那么辛苦,你就知道玩,對得起父母嗎?”
時間久了,孩子慢慢就會出現,既然我學習也不好,干脆我不上學了,不再花父母的錢。
3、給孩子營造一個學習氛圍
孩子不愛學習,跟從小沒有培養成良好的學習環境也有關系,如果孩子回到了家,晚上要學習時,父母經常吵架,孩子沒有心情學習,也會出現厭學的情況。
家庭教育太重要了,孩子的人生格局很早就會注定,如果孩子放學回到家,家是溫馨的,父母不是在玩游戲,而是都在看書學習,這樣的孩子不需要督促,自然而然也會好好學習的。
孩子厭學有畏難情緒怎么辦?家長這樣做
對孩子多鼓勵少批評,培養她們的自信心。每個人都喜歡戴高帽子,孩子們雖然小,但是也是一樣的。聽到表揚的話,他們從內心深處就透出喜悅來,在這些話中也能夠充分地找到自信。
孩子對學習的期望值,要合理,不能盲目樂觀也不能過分低估。父母一定要注意,不能讓孩子在超負荷狀態下運轉。孩子壓力過大就會出現逆反心理,因為無法達到期望值,最終會導致厭學。父母要為孩子設立一個合理的學習目標,只要孩子能夠達成,就給予一定的鼓勵。
父母要幫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學習觀,并不是分數、名次進步了才是學習進步了。這樣容易讓孩子不重視夯實基礎知識,而只在乎考試成績,從而導致孩子考試成績很好,但是能力卻很一般的狀況。
孩子厭學有哪些表現?家長一定要重視
那么,孩子厭學通常會有一些表現,其主要表現如下:
1、沒有學習興趣:興趣是激發孩子學習的動力,如果沒有學習興趣,就算再好的老師都無濟于事。
2、遲到曠課甚至逃學:因為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就會曠課甚至逃學,而這種情況有一次就會有第二次。
3、破壞紀律、頂撞老師:因為孩子的自尊心很強,在課堂上表現的不好,被老師批評后就會頂撞老師。
4、精力分散、上課走神、注意力也常常不能集中:因為沒有學習的興趣,上課就會走神,無法集中注意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