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高中孩子可能因為高中緊張的學習壓力過大,心里承受力比較弱,對于上學上出現了反抗心理,不愿意去學校就讀,那么這個時候家長要怎樣開導呢?
1、增加孩子的自信
其實有些家長對孩子有很深的誤解,他們并不了解孩子的具體情況以及孩子為什么要某一件事。高一孩子厭學叛逆不是因為自卑,而厭學叛逆。而是可能在某些事情上面受到過挫折,從此一蹶不振,這是嚴重缺乏自信心的表現,也可能是自尊受到了打擊,所以才不愿意敞開心扉和父母溝通交流。
拒絕父母的引導,主要是害怕自己做得不夠好達不到父母的要求在受到斥責和打罵。因此我們就要根據孩子的這種情況來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幫孩子慢慢地樹立信心,讓孩子們大膽放心得做事情。
2、要改變對孩子的態度
我們大家都知道,同樣的一句話,不同的語氣說出來效果是不一樣的。溫和平淡的語氣大家都喜歡更容易接受,大聲呵斥的語氣往往都會引來大家的不滿。同樣的道理,我們再和孩子溝通交流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語氣,沒有一個好的語氣,溝通就無法進行。
我們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最大的一個誤區就是,我是你的父母你必須要聽我的話,不懂得平等地尊重孩子,總是你必須干這個,必須做那個,從來沒有在意過孩子的想法。
高一孩子厭學叛逆,作為家長要以朋友的姿態,態度溫和地與孩子溝通,讓他們不在排斥你,不在抵觸。
3、給孩子獨立的空間和自由
許多家長每天沒事就是守在孩子的身邊,無時無刻地不盯著孩子在干嘛。有的家長還經常查看孩子的隱私,比如手機內容,日記內容,以及給同學打電話時間長了都要詢問。還讓孩子的老師多觀察和注意孩子的動向,只要孩子有一點點的反常,父母就會像審問犯人一樣來對待。
這類孩子每時每刻的都在父母的監控下生活和學習,久而久之就會讓孩子有一種壓抑感,孩子的內心會越來越敏感變得和父母抵抗起來,沒有更多的精力去學習,從而導致高一孩子厭學叛逆。因此家長們要給孩子獨立的空間和適當的自由,學著尊重和信任他們。
4、盡量創造良好的環境
消除厭學學生被拋棄、被歧視的感覺,是孩子對學習有厭惡感、恐懼感變為愉悅感、舒適感,從而積極、主動、愉悅地投入學校的學習和生活。對自我價值有新的認識后,隨即就會開始自我實踐。
5、重新認識自我價值
發現厭學學生所表現出來的良好、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行為,就及時肯定,并不斷強化。讓孩子比較前后中接受自我,認識到自己并非無藥可救,相信自己是有能力、有前途,受尊重的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