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貪玩是孩子的天性。厭學是被逼得太厲害了,使他們正常的玩耍時間都被剝奪了,他們過著不正常的學習生活,在處處嚴管之下,小學孩子們有很多無奈。該玩不讓玩,那就該學不好好學,該睡不好睡,該吃不好好吃。用許多家長的話講就是磨蹭。要讓孩子該玩就玩,該學就學。
現在很多孩子在家除了吃飯,睡覺時間,家長三番五次和他們講的都是:作業,背書,寫字等和學習有關的事。在學校,有很多學生下課也是呆在教室的多。整體看就是缺乏運動,沒有活力。常聽有家長講:我們的孩子在家趕不趕不出去。如果一個成人,缺乏運動會是什么狀態?何況是孩子?無論在家還是在學校,要利用一切時間,促使孩子們多運動!會對他們厭學癥有很好的療效。喜歡上了運動,為了能有更多的時間玩,他們磨蹭的毛病也會減少。運動也有利于孩子身體健康,一舉多得。
興趣是學習的最大動力。孩子愿做什么不愿做什么,往往由興趣而定,興趣的產生是成功的最基本條件。家長希望孩子有怎樣的興趣,就應提供相應的環境刺激,要使他們的興趣持久,更需要家長對他們的成功有所關注,小小的贊賞也能激發他們百倍的熱情。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挖掘教材的興趣點,這是激發興趣的源泉。孩子如果對某門功課缺乏興趣,就不容易學好。情感激勵法、自我發現法、討論辨析法、實踐操作法等都能使孩子產生極大的學習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睂γ恳粋€正常的孩子來說,要求學習本來就是一種需要,但學習枯燥無味,必然壓抑孩子的求知欲望,挫傷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作為家長應幫助孩子創造一個生動有趣的學習環境,變枯燥無味的學習為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學習,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家長可以多給孩子講講古今中外的名人有關學習的故事,給孩子樹立榜樣;也可以經常帶孩子去參觀、旅游,邊玩邊學習。
以“興”為導,鼓勵學生發展自己的特長,這樣能幫助小學生逐漸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增強學習的動力。眾多事實表明,有特長的小學生他的學習一般也不錯,因為他們可以互相影響。由于有特長,有興趣,他們會經常受到來自學校和家庭的表揚和鼓勵,他們的興趣也會潛移默化地移到學習方面來,從而相得益彰。調查表明,很多厭學的小學生,他無特長,成績也差,有的只是一些不良習慣。因此以興趣為突破口培養特長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進步與發展。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