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學生厭學因為知識差,成績跟不上。另外還有社會因素,現今社會娛樂場合過多,如電競誠,酒吧等沖擊市場,學生受不住這些因素的誘惑而分心,導致厭學,多和孩子溝通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與困難,提供合理化建議,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關愛和用心良苦。
現在的孩子厭學多的原因:
1、生活條件好了,孩子缺少吃苦意識。以前條件不好,讀大學改變命運是動力,現在的孩子各方面條件都容易得到滿足,學習的目標不明確。
家長舍不得孩子去吃苦。雖然鼓勵孩子愛學習,但學習要想達到更高標準學是需要戰勝自己的,面對獨生女現狀,很多家長看不得孩子吃苦受累的,襁褓中的孩子安逸的怎么能愛學習你呢?
2、喊了多年的素質教育其實還在應試教育的圈子里沒完全走出去,孩子們的興趣沒有活躍的調動起來。周而復始的題海戰術無邊無涯,磨沒了孩子的興致,枯燥的習題讓孩子們望而生畏,煩躁而討厭。
3、家長沒有提前灌輸的教育意識,教育的滯后性決定此時出現的現象一定是前一段教育出現了問題,家長應該在孩子有學習意識之前引導孩子培養興趣,把學習當成生活的必需,再苦再累你必須堅持。
4、外界手機網絡等的誘惑.網吧和網游消耗了很多孩子的時間,一遍是游戲快樂的釋放,一遍是亞歷山大的成績,孩子們自然往游戲里鉆不愿意出來。
解決辦法:
第一,從國家層面上,盡快實施素質教育,改變評價方式,靈活評價機制,把量的評價變成質的衡量。
第二,從社會層面上實施關閉網絡游戲。網絡游戲已經吞噬了很多孩子,社會應該行使起全民教育的責任,關心青少年的成長,不能把經濟增長放在第一位,定時關閉游戲,減少網絡游戲開放時間,把時間還給圖書館和書店。家長可以和政府相關部門反映這一問題。
第三,從家庭角度,家長要擔負起教育責任。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可以關愛但不能溺愛,該嚴格管教要有一定規則和底線,給孩子成長的空間但不能任性發展。控制孩子的不良嗜好,把孩子引導到學習的路上是啟蒙教育的關鍵。
家長少用手機消耗時間,家庭創造讀書氛圍,熏染孩子去學習讀書。
第四,家校形成合力。現在的學校教育有些弱化,老師們變得佛系,不敢管就不管,不敢說就不說,就是社會給老師施加的壓力太大了,老師們承受不起,家長與老師教育分立,不利于孩子成長。親其師信其道,家長對老師的詆毀讓孩子也討厭老師,怎么能喜愛學習呢?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