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12歲孩子內向不愛表達怎么辦?生活中經常看到有的孩子怕生,遇到生人就連忙躲到父母的身后,甚至被陌生人逗的時候哭鬧不止,稍微長大一點之后不愛說話,幾乎沒有要好的小伙伴。
12歲孩子內向不愛表達怎么辦
1.讓孩子學會生活,把握自己。
家長的包辦代替是孩子形成性格內向不愛表達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些家長對孩子百依百順,不讓孩子做任何事情。這等于剝奪了孩子自我表現的機會,導致了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萎縮。
2.讓孩子接觸同伴,鍛煉自己。
心理學家指出,孩子的性格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表現得最為明顯,這也是糾正不良性格的最佳途徑。愛模仿是孩子的一大特點,父母要讓性格軟弱的孩子經常和膽大勇敢的小伙伴在一起,跟著做出一些平時不敢做的事,耳濡目染,慢慢地得到鍛煉。
3.尊重孩子,不當眾揭孩子的短。
相對來說,內向不愛表達的孩子,感情較脆弱,父母尤其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如果當眾揭孩子的短,會損傷孩子的尊嚴,無形中的不良刺激可強化孩子的弱點。
4.讓孩子大膽地說話。
要做到這一點,功夫還是在父母身上。
首先,父母應該戒急戒躁,不能當面打罵、責備,迫孩子說話。其次,可以邀請一些同齡小孩和孩子一起參與集體活動,這時父母在一旁引導或干脆回避,讓他們有一個自由的無拘束的語言空間。
如果條件允許,父母還可以經常帶孩子到一些視野、空間開曠的地帶,鼓勵孩子放聲宣泄。
5.幫助建立和同齡人的關系。
同齡小伙伴則是孩子形成良好性格、學會為人處事的最好的老師。
同齡人之間是平等的,孩子容易形成和保持良好的心境。當孩子和同齡人交往的很好的時候,家長要及時表揚孩子,鼓勵孩子多出去和人交往。
家長可以帶孩子去做客,也可以請同齡人到自己家里來,幫助孩子建立和其他同齡人的連接,讓孩子體驗到與人交往的喜悅,強化孩子與人交往的意識。
6.主動與孩子交流。
孩子不會說,但是家長可以問。家長可以主動和孩子交流,多聽聽孩子的說法,讓孩子談談自己對一些事情的看法。多和孩子進行交流,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才能對癥下藥,真正幫助到孩子。
7.創造和諧的家庭氛圍。
很多家長總覺得對孩子要嚴肅,不然以后就壞了。
指責和高要求并不能真的幫助孩子,反而造成孩子內心的傷害和不安。要想讓孩子大膽外向,就要創造和諧安全的環境,讓孩子能“肆無忌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感覺外在的環境是安全的接納的。
8.保護孩子自尊心。
家長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關心他們的行為,鼓勵孩子暢所欲言,切勿采取粗暴簡單的教育方式,覺得孩子說的不好或者不對就不讓孩子說,輕易剝奪孩子的“發言權”。這對孩子是一種極大的傷害。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