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12歲孩子不愛出門是什么心理?12歲已經進入青春期了,孩子不愛出門是典型的青春期自我封閉現象,而這些現象在很多同齡人身上都常見。
12歲孩子不愛出門是什么心理
下面給家長幾點建議:
1.家長要和孩子班上同學家長交往,進行家庭之間的往來。如果單純往外趕孩子出去玩兒和放松,孩子肯定是不愿意出去的,因為懶散已經成為她的生活常態。
與其這樣,倒不如反過想,莫不如家長和班上同學的家長交往,建立家庭之間的交往關系,可以家庭之間相互串門,或者兩個或多個家庭相約帶孩子出去活動。只要有那么幾次,孩子就能感受到不一樣的生活氛圍,自然就愿意出去玩兒了。
2.家長平時多向孩子請教一些問題,讓他當小老師。很多時候,家長如果光顧一個人嘮叨,青春期的孩子肯定是不愿意聽,甚至會嫌棄你嘮叨,你一張嘴,孩子就會很煩。
因此,家長不如結合生活中的一些場景,或者課外閱讀的一些知識,去請教孩子。當你本著謙卑的態度去請孩子當你的小老師時,再看孩子就愿意給你解答了。只要孩子多說,就能鍛煉她的口語表達能力了。
3.請孩子幫大人一起做家務,鍛煉孩子責任感。
有些時候,不是孩子懶惰,而是大人從沒有教過孩子怎樣做家務,別看在大人眼中家務很簡單,但是如果以前從沒有手把手教過孩子,他還真不會做,并且當你讓他做時,他不知道從哪下手,自然會產生畏難情緒。
因此,家長可以請孩子來幫忙,一起做一件事,邊做邊教,適時夸贊孩子真能干,可以成為爸爸或媽媽的好幫手,看到孩子長大了,家長真是特別自豪。
4.不要當著老人面給孩子安排事情去做,避免老人阻攔。
很多時候,三代人共同生活,老人因為溺愛心理,常常不允許孫輩做事。甚至更多時候代替孩子做他能做的事,或者屬于他自己的事。
只要他們參與包辦代替,孩子自然容易懶惰。為了防止老人阻攔孩子獨立做事,家長不妨避開老人和孩子單獨交流,安排好事情,然后帶著孩子一起去做。如果老人介入干預,可以直接告訴老人,你們去歇著或樓下去活動散步。
12歲孩子不愛出門是什么心理?總之,想讓青春期階段的孩子不自我封閉,必須要從環境著手去拓展孩子的生活圈子。從家長的觀念去做改變,學會尊重和欣賞孩子,不要過多指責而是多加鼓勵。通過培養孩子生活與學習習慣,讓孩子不斷建立新的生活節奏和習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