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青春期是12到16歲,16歲是叛逆的青春期,主要表現為什么事都要和父母對著干,這個時期的孩子煩惱會增多,經常會感到孤獨和壓抑。作為父母一定要采取正確的方法去理解和引導孩子,多和孩子溝通,把孩子當成朋友,不要拿家長的威嚴去命令孩子,把孩子引到正確的道路。
16歲是青春期還是叛逆期
1、對于不同的孩子來說叛逆期的時間也不太一樣,16歲不是大多數孩子叛逆期的高峰,大多數孩子叛逆期的高峰在14歲,開始年齡10~12歲,結束年齡16~20歲、有些到24歲才結束。
2、叛逆期是指青少年正處于心理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監護。他們反對父母把自己當小孩,而以成人自居。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他們也就對任何事物都傾向于批判的態度。
16歲孩子叛逆期有哪些表現
1、煩躁。
莫名覺得煩躁,說話大聲,帶有臟話。當父母說話的時分,叛逆期的孩子會說一些失控的口頭禪,而這些口頭禪會導致孩子心境失控,最后大發脾氣。
2、奇裝異服。
讓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最振奮的事,便是凸顯自己的特性,所以在著裝裝扮上會選擇比較特殊的方式,他們感覺自己是與眾不同的,但是在父母眼中,卻是不三不四。所以當孩子對奇裝異服十分感興趣時,闡明他們現已進入到背叛期,家長要引起注意。
3、愛打游戲,不愛讀書。
這是叛逆期孩子的一個主要表現,也是家長老師最頭疼的一個問題。不愛讀書,偏偏喜愛打游戲。這個時期的孩子精力旺盛,很少被一個事物招引好久,也很難專心于去做某件事情,學習在他們眼里,便是無聊煩躁的代言詞。但是游戲能夠給他們帶來時間短的勝利和優越感,因而他們沉迷于游戲。
16歲孩子叛逆期怎么教育和引導
1、和孩子交流的時候,請耐心傾聽。不管孩子說什么,父母都要耐心地傾聽。這是對孩子人格的尊重,也是理解孩子,解決矛盾的途徑。
2、馬馬虎虎的評論。父母應該抑制自己的感情沖動,結束對孩子的談話,避免隨意指責引起雙方的不快。
3、做出積極的反應。孩子充分表達意見的話,父母必須采取積極的態度。監護人的積極反應能讓孩子心情愉快,充滿成就感,有利于雙方下一次感情的交流。
4、批評孩子的時候必須明確場合。好朋友和孩子的朋友批評孩子的話,孩子會覺得不好意思而感到不滿,也不聽父母的批評。
5、措辭要避免“你真是沒救了”、“你是笨蛋”等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話。
6、適當冷靜地處理。孩子的感情很強,語言沖動的時候,父母干脆采取不理睬的態度,孩子冷靜地思考,抑制沖動后再批評。
16歲一般不是孩子叛逆期的高峰,在這個年齡,一般孩子的叛逆期是快結束了。在孩子叛逆期期間,父母需要找對方法,而不是一味地打壓或者正面硬來,那樣不僅不會有緩解,反而會造成更糟糕的結果,相信只要用心去告訴孩子,他會理解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