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初中生離不開手機怎么辦?可以引用社會典型事例予以警示教育。社會上有很多因為玩手機而迷失自我的事情發生,可以把這些由于玩手機造成的不良事件整理出來,讓孩子自己多看一看。因為到了初中階段的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初步判斷能力,可以讓其正確面對一件事情的好與壞。
初中生離不開手機怎么辦?
一、弄清一個道理:學習是為了什么?
迎來第一青春期,學生的個人意識覺醒。但是,許多學生依舊未能意識到,學業對于個人的作用;而是用一種懵懂的心態,應付眼前的學習,一旦遇到了誘惑,就會放下學習任務,全身心地去娛樂。在這種情況下,家長要幫助孩子,讓他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學習不是為了父母,而是為了孩子自己,為了他將來少吃苦。如果孩子變得懂事起來,就容易在娛樂和學習中,找到一種平衡。該學習的時候,他們就能放下手機,主動去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在勞逸結合中,實現成績的穩固與提升,最終贏得中考。
二、鼓舞孩子信心:你是可以逆襲的!
或許,有些學習成績一直不好。于是他們產生了這樣的念頭,認為自己不是學習的料,于是用懈怠的心態學習。而實際上,初中的三年里,如果同學們端正心態去學習,還是很容易查漏補缺,迎來成績上的提升;不過,恰恰是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所以才缺乏提升的信心。有責任心的家長,可以通過暗示的方式,提醒孩子有學習的潛力。當孩子有足夠的信心,他們就會努力做一個專注于學習的人,有效抵御外面的誘惑,從而放下手機,將提升成績看成自己的目標。
三、關注學生的動態:及時給予糾正。
每個人都有惰性,即使大人也是如此。更何況一個中學生呢?每每學生出現厭學情緒的時候,就需要家長給出恰當的指引,讓他明白,克服眼前的困難,就能迎來成績上的提高。有時候,當孩子對手機產生依賴的時候。家長可以心平氣和地,跟孩子說明眼前什么事情最重要,手機隨時可以玩,但是學習只能抓眼前;如若抓不住,以后娛樂的時間只會更少。必要的時候,及時糾正孩子的舉動,能夠幫助他端正心態,樹立信心,提升自制的能力,最終專注于學習之中。
四、豐富課余生活:與孩子成為朋友。
其實,一開始的時候,孩子對手機興趣不大。但是如果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兩個人每天都捧著手機,卻無暇跟孩子交流,會出現怎樣的結果呢?很顯然,孩子的興趣點也會放在手機上。若想幫助孩子,家長不妨主動放下手機,參與到初中生的課余生活中。比如說,帶著孩子來一場旅行,一起看一部有教育意義的劇等,都能提升彼此之間的信任度,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圍。而這樣的家長,也將容易取信于孩子,在關鍵的時候,能夠給予初中生正確的引導。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