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把每天老師布置的作業做一個大概的估計,將孩子需要完成的任務進行一個時間預計。一定要給孩子留下休息的時間(自由支配的時間)。養成這樣的習慣后,孩子會抓緊時間完成作業,因為早寫完就有很多時間玩了。
小孩做作業慢怎么辦
安靜地坐在旁邊看書、學習,跟他一起學習。家長不可玩手機、看電視。這樣保證他不會分心。身教重于言教。現在習慣搞好了,高年級自然就不用操心了。
有條件的可以請成績好,做作業快的學生和他一起做作業。當他看見別人一句話不說,安安靜靜地學習的時候,他自己都不好意思磨洋工了。同齡人的好習慣,會起潛移默化的作用。
孩子必須自己一手帶大,不可以隔輩教育。父母教育孩子,切忌爺爺奶奶在旁邊維護。最好分開住。打罵容易適得其反。
關注一下你的孩子,學懂了沒有。因為有些孩子做作業慢,完全是因為不會做。這個時候就必須讓孩子把問題搞懂弄通。不然問題越積越多,高年級就聽不懂課了,久而久之會厭學。
作業寫完了,就把剩余的時間交給他,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家長不能泯滅孩子對生活的熱愛,該放松的還是要放松。讓他自己管理時間,以后才會進入良性循環。
小孩做作業慢有什么原因
1、磨蹭
孩子本身想去干別的,自己不愿意寫作業,但是無奈家長催著寫作業,萬般無奈之下挪到書桌前,實際上還是身到心不到。這樣的狀態寫作業效率很低,一般都是東摸摸西摸摸,走神是常態,時不時再起來上個廁所,喝杯水。總之孩子就是寫作業不安心。
2、孩子寫字慢
這個問題一年級的孩子比較多。孩子剛上學,學寫字的需要一個過程,此時孩子又遵守老師說的,寫字一筆一劃都要有端正,并且要寫在格子中正確的位置。實際上這個過程很辛苦,需要小心翼翼不能出錯。
3、孩子計算慢
如果孩子計算能力還沒有發展好,一開始做數學題會比較花時間。特別是遇到數學老師布置很多計算題的時候,孩子會有心理上的恐懼。如果老師和家長再嚴格一些,孩子甚至不愿意動筆。因為每次錯一題都會被批評甚至被罰,孩子就會對作業本能地排斥。
4、識字量不夠,理解能力不足
識字量不夠,讓不少一二年級的孩子無法獨立做作業。而理解能力不足,在碰到新題的時候往往舉步維艱。
以上只是列舉了一部分可能的情況,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原因。
如何讓孩子養成按時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1、預設各科作業時間,調整鬧鐘。
2、復習當天學習內容,文科類可用讀的方式,理科類可用瀏覽的方式。分科復習分科作業。如復習了語文,馬上做語文作業,不會的等做完后再翻書查找答案。總之先復習再做作業會事半功倍。
3、到預設時間后可根據作業未完成的量和當時狀態調整。若還有很多且不想進行便做下一種科目作業,做好所有再回到第一科目作業。若狀態好可再接再勵。
4、所有作業完成再逐一預習。
5、調整作業的心緒、環境,做到專心致志。開始執行時務必有人督促,定力好的兩三天可進入狀態,一般堅持一學期即可,不好學習的就靠長期督促了。獨立作業有反復性,需要督促者有耐心、有愛心。凡堅持的,孩子后勁都很足。堅持才有勝利。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