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處于叛逆期,很多16歲孩子的身體和心理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家長要理性的看待孩子的行為,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要多關心孩子,不要讓孩子產生負擔,要多理解孩子。有的孩子因為父母過于嚴厲,而不想回家,造成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隔閡,所以,家長要多反思自己的行為,不要給孩子太多的困擾。
16歲孩子不回家如何處理
1、冷靜下來
面對16歲孩子不回家的問題,你內心可能會非常的擔憂,并且對孩子違背自己的教誨,感到很憤怒。但是,你要意識到,當你帶著情緒去處理孩子的問題時,你可能會誘發更大的問題,讓孩子和你之間的沖突愈演愈烈。因此,在教育孩子之前,你需要盡可能的讓自己的情緒冷靜下來,不要帶著情緒去處理問題。
2、了解原因
16歲的孩子出現叛逆行為,不回家,是在外玩游戲出現厭學,還是早戀啦,夜不歸宿,這樣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當家長的應該耐心地教育,給孩子講夜不歸宿的危害性,千萬不要暴力解決問題,要讓孩子明白父母是為他們著想的,不要做不負責任的行為。
3、與孩子做朋友
家長要學會與16歲孩子做朋友,通過做朋友,來與孩子建立一種好的溝通渠道,而不是一味做一個高高在上的“家長”,來訓斥孩子、教育孩子。要讓孩子感到父母是朋友,有心事愿意向朋友吐露,吐露后不會遭到父母的粗暴干涉與教育批評,而是能夠在父母這里尋求到有力的幫助,這樣孩子才會愿意跟自己的父母溝通,說心里話。
4、多體貼孩子
不管男孩女孩,家庭溫暖一定要有,多關愛多體貼。試著和叛逆期孩子做朋友,而不是一味的抱怨責罵。做父母的有時候可以做弱者,不要太強勢。理解孩子,我們都年少過,不論她發生了什么都不要責備,現在的社會是看孩子的一個社會,孩子的模樣就是父母的模樣。所以,先做好我們自己,再去教育孩子!所以在面對孩子不回家的問題上,一定要先反思自己的行為。
16歲孩子叛逆怎么辦
1、一定要多些包容和耐心,千萬不能過于急躁,或者對孩子的一舉一動總是以否定的態度來對待,很容易造成更加緊張、更加叛逆,多些耐心和自己的孩子多些陪伴,這都是非常好的辦法。
2、應該積極接受孩子的變化并尊重,尤其是變得成熟時主動和孩子溝通心里的想法并尊重意見,才會變得更加自信和成熟。
3、應該多給支持和鼓勵,學會和孩子做好朋友,才能讓孩子把自己的心里話告訴父母和家人,無論任何時候來自于家人的鼓勵和支持都是成長的最大動力來源,以上的方法都應該試著去做。
16歲孩子的心理特點
1、對權利的渴望
為什么小孩子都喜歡向父母要權利這個東西呢?小的時候不挑不選,長大了反而喜歡提意見,弄的親子關系不合。實際上,這是孩子在發出“權利渴望”的信號,他們之所以羨慕成年人,渴望自己長大,正是因為權利的擁有讓他們覺得自由,比如幾點睡覺再也不需要向父母報備,這就是孩子青春期最向往的事情。
2、自尊心強
親子關系在青春期達到矛盾的最高點,很多情況下,都是因為彼此之間不愿意退讓和服軟,家長放不下自己的面子和威嚴,而孩子同樣會因為自尊心的強烈影響,變得不屈從。這在家長看來不容易理解,可是看看自己身邊的孩子們就會發現,這是青春期孩子都有的面貌。
3、情緒波動大
青春期的孩子情緒容易波動,而且表現為兩極性,即有時心花怒放,陽光燦爛,滿臉春風,有時愁眉苦臉,陰云密布,痛不欲生,甚至暴跳如雷,可以用“六月天孩子臉”來形容,父母在碰到這種情境時,千萬要冷靜,否則很容易發生沖突。
4、厭學心理
厭學是青春期孩子最普遍的心理他都。具有厭學心理的青少年所表現出來的對學習的情感上的疏離及行為上的消極令無數家長無所適從。每個家里有厭學心理的青少年的家長都想幫助自己的孩子走出陰影,因為操之過急,或方法錯誤,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5、自我意識出現質的變化
青春期的孩子對于“自我”的體驗和感受前所未有地清醒。如果說,兒童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基本是服從成人意見的,那么,青春期的孩子則完全不同了。他們對自己產生了強烈的興趣,熱衷于思考自己的優點、缺點、特點……顯得十分“自戀”,同時又經常夸大自己的缺陷,因為自己不夠“完美”而沮喪。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