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首先和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和交流,了解孩子不認真聽講的原因。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解決不認真聽講的問題,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認真聽講,努力學習,成為一名優秀的好學生。
孩子不聽課家長該怎么辦
1、消除干擾法
環境對孩子的注意力有明顯的影響,如果孩子正在做某件事情,突然被其他聲音或色彩打擾,注意極易分散,所以最好消除干擾,同時家長要以身作則,當孩子在做某件事情時不要打斷,即使有重要事情也可以等到孩子手中事畢再說。
2、養成預習的好習慣
我們要知道純粹地給孩子說教,讓孩子“上課認真聽講”有沒有用?答案是:并沒有用(無奈的表情)。就像剛剛投票中的內容一樣,如果知識漏洞太大,即使孩子想要認真聽講也是跟不上老師的節奏的,如果不從根源上解決問題,最后只能惡性循環。所以,好好聽講的第一步便是——做好預習。
3、每日一學
善于用心理因素集中注意力。首先,把沒處理的雜事,記在備忘錄上,則心理上就會感到輕松。其次,暫時拋開人際關系可提高注意力。要想高效率地完成工作、學習,必須有屬于自己的時間,而不要單純只為別人活著。再次,摒棄依賴心理,方能全力以赴。自己能夠獨立做的事,一定要自己去做,如果你在做某件事時,總想著一定會有人來幫忙的話,則就不會盡全力去完成它,也就不會有效率可言。
4、要保證孩子按要求完成作業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的作業都很簡單,讓孩子自己做就可以了。有的老師會要求孩子的作業由父母簽字,很多父母會有疑惑:為什么要讓我們父母做這么多的事,這些不都是老師的任務嗎?其實不是。老師讓父母簽字其實是為了保證孩子真正完成了作業,而完成作業才能保證孩子能夠將當天學習的內容復習鞏固、消化吸收。
孩子不認真聽講有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
1、老師講的內容孩子都已經懂了。如果是這樣的話,你考一下他學會了沒有,如果學會了,其實只要他掌握了。那這堂課不學也沒多大關系。
2、老師講的內容聽不懂。那就麻煩了。如果孩子上課走神,不認真聽講是因為不能理解老師的授課內容,就應當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首先教孩子學會預習,其次要幫助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閱讀可以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理解能力提高了,再加上預習了,孩子就能聽懂老師的授課內容,自然就不會走神了。
3、存在某些干擾因素。如果孩子學習的時候喜歡玩東西,應該盡量把桌子上的東西都拿走。給一個比較好的環境給他。總之,一定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幫助孩子排除上課不認真聽講的干擾因素。
4、孩子沒有培養出良好的注意力。孩子都喜歡邊看電視邊吃飯,這樣是不好的。我們應該讓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幫助孩子提高自我約束力。
5、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我們家的覺得自己數學很厲害,喜歡教別人,但是又沒有同齡的小朋友愿意聽他講課,所以我就幫他錄小視屏。如果有人給了他鼓勵的評論,我會第一時間給他看,這樣不僅培養了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又增強了他的自信心。
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1、尊重孩子的興趣,多給孩子自由的空間,讓他們自己去選擇感興趣的事:如小發明、小制作,其實他們在操作過程中有不懂的就會去查閱資料和書籍,這樣就增加了知識。
2、注意把孩子原有的興趣與知識學習聯系起來,以培養和激發新的興趣,讓他們多參加一些有益的活動,并與學習聯系起來:如玩撲克算24點,可以增強孩子的口算能力;給孩子講故事,激發他自己想要學字看書的興趣。
3、要多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成功是孩子繼續學習的動力:循序漸進地給他定個目標,適時的給孩子一些獎賞。
4、家長的教育方式、方法與孩子的學習興趣有著密切的關系,給孩子一個安靜舒適的學習環境,不要打罵孩子,當他看到你在看書,他也許也會捧起一本書靜靜地看起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