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如果孩子一直被強迫去學習,在痛苦的狀態下學習,就會產生厭學情緒。要改變孩子的厭學情緒,首先要弄清產生厭學情緒的原因。
15歲女兒初三不上學了怎么辦
第一,應該先了解她厭學的原因。為什么會出現厭學呢,因為學習跟不上?同學關系沒有處理好?受到人欺負了?老師批評嚴厲傷到尊嚴了?這些都要了解清楚才能對癥下藥,如果沒有掌握原因一味地批評教育,那很可能起到反效果!如果你在女兒那里問不到什么情況,那你就必須到學校去找老師同學打聽清楚,他們作為你女兒的旁觀者或者親歷者,對你女兒所發生的事情肯定是比較清楚的。
第二,按照原因開始開導。如果是在學校受到欺負了,應該了解清楚怎么被欺負的,可以找學校要說法,或者拿起法律武器進行維權;如果是學習跟不上進度,那么就應該以開導為主,讓她了解學習并不是唯一,但是學習可以鋪平將來的路,即使一時跟不上,只要用心學習了自然有另外的收獲,不需要為了成績給自己太多負擔,畢竟孩子還小,勸她繼續讀下去是最好的;如果是老師批評嚴厲,你可以去學校要求換一個班,換一個環境之后能夠避開過去的不開心;如果是同學關系處理不好,也同樣可以換一個班級,換一批人,過去的就讓他過去,并開導她不要太在意人際關系,她現在的主要目的是讀書。
第三,如果不是事情主導而純粹是自己不學,那就應當以嚴厲為主。古話有說過“棍棒底下出孝子”,雖然現在不提倡了,但在我們這一批人以前都是這么執行的,也沒見幾個被打壞的人。當然我不是說要動手打,而是要以嚴厲為主,在農村的話可以讓她多干農活體驗一下生活的艱辛,在城市的話找一份辛苦點的工作,讓她體會一下賺錢的不易,也許她自己就明白了,還是學校要好。她還年輕,現在醒悟過來還不晚,等到工作的年紀想要學習那就有點難了。
初三孩子為什么總是容易厭學
學習壓力過大
學習壓力過大是導致初三學生厭學的一個重要原因。一些家長和老師為了讓孩子取得好成績,往往會給予他們過多的壓力。他們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過分關注考試分數而忽視了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因此,初三學生常常感到無法承受這種壓力,從而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和動力。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應該給予學生適度的關注和支持,鼓勵他們根據自己的能力和興趣發展,并為他們創造一個輕松、積極的學習環境。
學習方法不當
其次,學習方法不當也是初三學生厭學的一個原因。如果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就容易出現學習疲勞和厭學的情況。一些學生可能過于依賴死記硬背,盲目上輔導班,而忽視了理解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因此,我們應該教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幫助他們建立起科學的學習習慣。例如,我們可以鼓勵他們進行思維導圖、歸納總結等學習方式,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果。
家庭環境問題
此外,家庭環境問題也可能導致初三學生厭學。家庭環境不穩定、家長對孩子缺乏關愛和支持,都會讓孩子感到孤獨和無助,進而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因此,我們應該重視家庭教育,促進良好的家庭氛圍。家長應該多陪伴孩子、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積極參與他們的學習過程,給予他們積極的鼓勵和支持。
網絡游戲成癮
此外,現如今網絡游戲成癮也是初三學生厭學的一個常見原因。沉迷于網絡游戲會讓孩子們忽略學習和成長,導致學習成績下降和厭學情況的出現。因此,我們應該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加強對網絡游戲的管理和監督。同時,我們還可以鼓勵學生參與豐富多樣的課外活動,讓他們發展興趣愛好,豐富自己的生活,從而減少對網絡游戲的依賴。
家長如何陪伴孩子度過初三
核心要點一:共識的力量
高質量陪伴的首要前提是達成共識。家長與孩子需共同規劃初三的成長藍圖,確保雙方目標一致,從而攜手助力孩子實現蛻變,邁向更廣闊的未來。
核心要點二:智慧相伴
陪伴并非簡單的命令與服從,而是深入理解孩子的真實需求,關注其內心波動,以尊重、賞識的態度與孩子并肩作戰,共同面對挑戰,解決問題。
核心要點三:同步成長
初三,不僅是孩子成長的加速期,也是家長自我提升的良機。家長需不斷學習新知,深化對孩子的理解,洞悉其行為背后的意義,與孩子心靈相通,共同為中考與成長之路添磚加瓦。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