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14歲較為叛逆,家長應該放低姿態,要學會理解和尊重孩子,與孩子做朋友。避免將自己的思想強行灌輸給孩子,讓孩子硬性接受大人的觀點。
14,15歲孩子叛逆怎么教育
1、學會和孩子溝通
很多家長心態不好,只關注自己的感受,不在乎孩子的感受,孩子自然也不愛與父母溝通,所以解決孩子的問題之前,要先取得與孩子的良好溝通,具體方法推薦家長多看看與孩子溝通的書籍。
2、不要嘮叨
對于孩子的問題,家長不要嘮叨,只講到重點就行,孩子愿意聽就聽,不愿意聽就讓孩子自己承擔結果。
3、溝通注重平等
在與孩子的交流中,不要采用命令式的口吻去對待孩子,要尊重孩子,把孩子當做朋友,能夠采取孩子的意見,不要認為孩子年齡小,就直接忽視。
十四五歲孩子逆反父母怎么去溝通
1、保持邊界感
叛逆期是孩子快速成長的階段,尤其是14歲左右的青春叛逆期,他們極度渴望獨立與自由,但凡父母多問多關心一句,也會馬上逆反,更不用說好好溝通了。與其“火上添油”,不如拉開一段距離,保持邊界感,給予孩子自由和獨立,適當放手反而能讓孩子主動向你靠近,愿意向你訴說。
2、保持熱情,拒絕冷漠
我們無法保證孩子在什么時候愿意與我們溝通,但是當孩子想向我們傾訴的時候,一定要抓住寶貴的機會,以熱情的態度做出積極回饋,若是對孩子冷臉相待或者漠視孩子的需求,無疑是拒絕了與孩子溝通的機會。
在溝通的過程中,以孩子得表達為先,他不想說的我們沒有必要問出個所以然,可以慢慢引導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
3、耐心傾聽,求同存異
與孩子之間的有效溝通,應是以孩子的表達傾訴為主,而不是家長單方面的輸出觀點,不顧孩子的情緒狀態,所謂說出來孩子應該就能接受的想法,基本上是不可能實現的,而且還會引起孩子的抵抗情緒,得不償失。
溝通的內容不論對錯,重要的是“求同存異”,我們要允許孩子有不同的想法觀念,允許孩子一些看似“冒犯”的表達方式,不急于反駁和否定。
從共情開始,比如重復孩子的一些觀點,鼓勵孩子繼續表達;到接納為結束,比如理解孩子的想法,換一種更容易理解的說法給孩子反饋,爭取他們的認同。說他想說,放下架子,俯身傾聽,才能讀懂孩子到底在想什么,才能慢慢走進孩子的內心。
4、找到話題,不尬聊
話不投機半句多,不論14歲還是24歲,孩子最討厭聊著聊著就談論起自己不喜歡的話題,比如“學習”“工作”“為人處世”等。
盡管一些孩子討厭的不是話題本身,而是討厭家長的說教語氣,為了能夠好好溝通,我們還是盡量選擇比較共通的話題,例如身邊的八卦、新鮮事,一些家長理短,看似沒有意義,實際上都是很好的可以打開溝通大門的鑰匙。
14,15歲叛逆期孩子有什么特點
1、青春期叛逆顯著,常常和爸爸媽媽犟嘴。和爸爸媽媽犟嘴是青春期叛逆女生的常態化,無論爸爸媽媽說的有沒有大道理,青春期叛逆的女生就是會和爸爸媽媽犟嘴,不聽爸爸媽媽得話,只遵照本身的念頭。
2、脾氣特別不穩定,心情控制比較差,比方簡單激動,因為很小的事就和爸爸媽媽大喊大叫,并且亂發脾氣,有時總覺得爸爸媽媽特別嘮叨乃至爸爸媽媽的定見、主張也無法聽進去。
3、親情淡漠。15歲孩子進入青春期,也等于進入了“艱屯之際。此時因為心思的不斷發展,他們的心情自控能力比孩童時有了較大的提升,學會粉飾、躲藏自己真實心情,呈現心思”閉鎖“的特點。過去愛說愛笑的孩子,進入芳華期變得沉默寡言。他們常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很少和爸爸媽媽交談,甚至拒絕爸爸媽媽的關愛。
4、早戀行為。早戀是15歲叛逆期嚴重的行為之一,也是爸爸媽媽的一塊心病。早戀太多不只影響孩子的成績,還會影響孩子的心思。這時分家長處理不妥,會發生意想不到的結果。所以家長要保持冷靜。心急的家長要提示自己保持冷靜,等孩子冷靜下來再交流。闡明早戀行為對孩子的影響。不要急著要求他改變,要慢慢和他交流。
5、難以聽取別人主張。15對叛逆期的孩子是很難聽取別人定見的,這相同和他們強烈的表達欲求有關。在這一時期,他們渴望被人看到,渴望自己的定見被人接收。接收別人的主張對他們來說,標志著”輸了“或是”弱于對方“,這是他們萬萬不能接受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