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自己首先要安靜下來,再和孩子商量溝通,一定不能和孩子硬碰硬,要用冷靜理智來引導孩子。使孩子明白威嚴能力不是靠大吼大叫的,告訴孩子怎么處理情緒,慢慢的引導孩子。
孩子一生氣就大吼大叫發脾氣
如果生活中孩子發脾氣了,那么觀察孩子的肢體動作,是大聲的吼叫?還是亂扔東西?甚至是開始動手打人。這個一定要觀察,觀察后立刻反觀自己平時在生活中是否也有類似舉動。
千萬不要受孩子情緒影響,和孩子一起大吼,甚至動手打人,如果這樣的話,當時因為孩子害怕挨打,稍微收斂,但是后果是,更加糟糕,因為他們從你的行為中學會了吼叫和暴力,后期反而變本加厲。
可以試著擁抱孩子,安撫孩子的情緒。這個方法很見效,我這樣做了幾次,后來發現我在生活中生氣的時候,孩子也會來擁抱我,小手拍拍我的肩膀說,媽媽不生氣了,媽媽乖,連語氣都和我哄他是一樣的。
如果孩子不接受,拒絕溝通。可以等他的心情平復之后慢慢的和他講道理。
在氣頭上,很多人聽不進去,這個也是人之常情,但是要讓孩子看到家長處理負面情緒的方法,下次孩子也會進步。
千萬不要用暴力的手段,讓孩子因為害怕,把委屈憋在心里。下次火山爆發只會變本加厲。
家庭教育是很重要的,歸根結蒂,還是父母的做法,最見效,畢竟言傳不如身教,無形中的行為,比說教一千次一萬次都管用。
如何引導孩子正確處理情緒
表達情緒不是壓制或者消滅情緒,而是疏導情緒,用不傷害自己也不傷害他人的方法來“發泄”負面的情緒。
發泄情緒的方式有很多,家長們可以根據自己家孩子的情況,來酌情選擇:
1、給孩子留一個出氣筒。意思就是家里可以留一個,故意給孩子“欺負”,讓孩子有一個可以傾訴、發泄的對象。因為我們往往習慣于對著自己親密的人展現不好的一面,孩子沖著你發脾氣,說明孩子信任你。
2、讓孩子痛痛快快地哭一場。雖然孩子的哭聲可能讓你很煩躁,但從心理學方面來說,哭會產生積極的心理效應,能夠緩解人的不良情緒,減輕由于某種傷害或壓力帶給人的痛苦。
所以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心情不好的痛快的哭一場之后,心情反而會暢快很多。
3、可以給孩子設置一個安全的發泄角。可以讓孩子在這個角落盡情地摔打玩偶、扔東西,嘶吼,等等,但要注意里面的東西是安全的,不易碎的。
孩子有情緒時,父母要如何應對
1、跟孩子產生共情
很多孩子因為不知道要如何跟自己的不良情緒共處,所以一出現不如意的事情后,便不假思索地用哭鬧摔東西等破壞性的行為來宣泄情緒。
首先,家長能做的就是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情緒,并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理解他們的想法。
然后再加以引導,用合適的方式發泄情緒,而不要讓情緒傷害到他自己、別的人和物。
2、想辦法讓孩子先冷靜下來
當情緒來臨的時候,有的孩子即使沒有做出什么不好的言行,但這不代表他們的情緒突然就會消失。孩子一直把情緒憋在心里胡思亂想,長期下去肯定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產生不良影響,所以幫助他們消除情緒是很必要的。
對小朋友來說消除情緒,除了帶他們去做喜歡的游戲之外,還可以帶他們做青蛙跳一跳,讓運動喚醒體內的興奮因子,提高使人快樂的情緒。
還可以讓孩子做腹式呼吸,也就是緩慢地用力聞花香,然后緩緩地吹蠟燭的動作,如此循環幾次后再停下來。
3、跟孩子一起回顧事情始末并解決問題
當孩子完全冷靜下來后,跟孩子一起討論一下讓他產生情緒的事件始末,引導他發現自己為什么會產生不良情緒。
探討以后再發生類似的事情時,又該如何做?家長跟孩子一起商量出合適的解決辦法,最后再夸夸孩子積極樂觀的態度,這能讓孩子提高正確處理自己情緒的能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