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作為家長來說,當尊重孩子的天性,給他玩的時間和空間。如果你一味地壓制他們玩,反倒會讓他們產生厭學情緒。所以,每天給他適當的時間讓他舒展個性,稍微玩一玩,或許對他們的學習會有幫助,有助于他們放松和開拓思路。
小學孩子不愛學總想著玩怎么辦
1、首先要讓孩子明確學習的最終目的。給孩子講道理,讓其真正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同時,最好讓比孩子大的,有經歷哥哥,姐姐們給孩子講講其自身的經歷,讓其真真切切感受到學習的重要性。
2、其次,引導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可從孩子擅長,相對來說較喜歡的科目為出發點,一點點激起其學習欲望。平時可多給予孩子物質獎勵,鼓勵,肯定其努力。
一般情況下,孩子成績越好,越愿意學,相反,成績越差,越不愿學。因此,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成就感,也可使其對學習產生興趣。家長在孩子一起學習中,故意表現出一副無知的樣子,以次來襯托孩子的聰慧,從而讓其成就感滿滿,進而覺得其實自己在學習方面還是很不錯的。
3、然后,要鍛練孩子的自制能力。愛玩,管不住自己是很多人的通病,不論是孩子,還是大人,都很難有自控力。家長可陪孩子一起鍛練,從小事做起。例如:孩子家長均堅持1小時不玩手機,完成者有獎勵等。
4、最后,要適應孩子。家長要在聽取孩子心聲的基礎上不斷改進自己的言行舉止,并根據孩子情況來調整自己步伐,跟隨孩子腳步,而不是讓孩子跟隨自己。
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1、做好榜樣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的老師,對其影響最大。父母可以在與孩子相處過程中,做好學習的榜樣,讓孩子感覺學習是很快樂的一件事。
2、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把家里的書房布置得漂亮,有書香味,長時間和孩子沉浸在其中。另外,在孩子所到之處都放一些書籍,讓他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閱讀。
3、親子閱讀,讓孩子愛上閱讀。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每天花一點時間和孩子親子閱讀,讓他感覺讀書是很開心的一件事,并從身邊的事情或事物入手,將其結合起來,讓他感覺讀書是有用的。
4、孩子的探索欲望,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對身邊的一切總是充滿好奇,當孩子對某種事物感到興奮,好奇時,不打斷他,并用所學知識,或盡量與他一起去尋找答案,讓他感受求知的過程。
小學需要培養孩子的哪些學習習慣
1、孩子放學就要做作業
有些孩子,放學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拿出自己的玩具,到差不多要睡覺時,才想起自己作業沒做。這個時候,孩子既擔心作業,又犯困,作業的質量可想而知。尤其是有些父母,看到孩子想睡覺,直接親自上場做作業,讓孩子去睡覺。
長期這樣下去,在孩子的心里,就形成了一個認知,反正自己不做作業,也是沒有問題的。那么,孩子就不會自動去做作業。僅僅依靠課堂上的學習,回家不做作業鞏固,加深理解,孩子的知識掌握不牢靠,會慢慢對學習失去興趣。
我認為,孩子放學就要做作業,不應該拖拖拉拉地做其他事情。當然了,這一點要父母監督、培養孩子,才能養成放學就做作業的好習慣。
2、養成檢查作業的習慣
女兒開學到現在,有1個多月的時間了,我由于工作的原因,有一段時間沒有理孩子的學習,結果發現女兒的數學有很大的退步。
我發現女兒放學回家就做作業的習慣沒有改變,但是在追求速度,原本很簡單的題,就會算錯,而且是同樣的題,算出來的答案不一樣。可見,沒有了我的監督,女兒做作業,就是為了完成作業而已。
這幾天,女兒一放學回家做作業,我就在她旁邊工作。同時,給女兒這樣約定,做完作業之后,必須要先檢查一遍,然后再交給我檢查。
直到昨天為止,效果非常明顯,我能從作業涂改的痕跡發現,作業涂改的次數越來越少了。
3、養成登記好作業,逐項完成的習慣
閨蜜的兒子,經常爬上床準備睡覺,還會爬起來,大聲喊:“好像還有作業沒做完,媽媽,你幫我問問其他同學。”閨蜜很頭疼,為什么兒子做事沒有條理,經常丟三落四。
我曾經建議閨蜜,要孩子登記好老師布置的作業,比如說語文作業,第一個作業是什么,第二個作業是什么。做作業時,根據作業登記記錄,逐項作業完成,這樣就不會發生有遺漏的情況。
孩子登記作業,一方面培養孩子做事情要有條理性,養成好的習慣;另外一個方面,則是避免孩子漏做作業。
4、養成堅持課后復習,課前預習的習慣
每一天在學校學到的知識點,孩子能記得住,過了幾天之后,就遺忘得一干二凈了。那么,孩子養成課后復習的習慣,就很有必要了。孩子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復習,這是一個溫故而知新的過程,在加深已經學過的知識外,還能拓展孩子的思路,想到其他新的知識點。
課前預習,是一個很有必要堅持的習慣。孩子在老師講新的知識點的前一天,在父母的幫助下,提前了解了知識點。那么,老師在課堂上講解時,孩子由于預習過,很容易就跟上老師的思路。不僅能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識點,還能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