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偷東西,這是很不好的事,一旦發現,一定要及時制止。有句話叫小錯不改,終會釀成大錯。及時引導孩子,這種行為是錯誤的,假如孩子還是不聽話,適當的棍棒教育也是必要的,畢竟這是原則性的錯誤,一定要及時糾正。
小孩子偷東西怎么教育
直接告訴孩子這個行為是錯的。當發現孩子偷拿東西后,不用太委婉或繞彎子,而要平靜且嚴肅地說:這樣做是錯誤的,不論什么原因都不能在別人不知情的時候拿走別人的東西。
陪同孩子一起還回去,有損失要賠償很多家長都會給孩子教怎么做,然后讓孩子自己去承擔,但孩子內心是很慌的。這時候需要家長陪同孩子,首先要讓他有勇氣能承認錯誤,你的教育才有意義。
耐心詢問孩子原因。任何行為的背后都是有動機的,跟孩子單獨聊一聊,為什么要拿別人的東西。
除此之外,作為家長也要以身作則。孩子的三觀和行為,無不受到父母和周圍人的影響。哪怕不是惡意的,也不要隨便拿別人的東西,否則孩子會有樣學樣。
孩子偷東西后,家長錯誤的做法有哪些
1、不問緣由打罵。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偷竊行為非常氣憤。一旦被發現,他們往往會在不要求任何理由的情況下,采用責罵、毆打、懲罰等嚴厲的懲罰措施來糾正孩子的問題。這樣一來,孩子往往會有反抗和叛逆的行為。
2、給孩子貼標簽
很多家長發現孩子偷東西后,會責罵、訓斥孩子。不斷用“賊”“賊”之類的詞,無異于給自己的孩子貼標簽。貼標簽最大的作用就是強化他們的逆反心理。所以,家長不要輕易給孩子“貼標簽”,要反思自己的育兒方式,要冷靜仔細思考應對孩子不當行為的措施,以免對孩子的成長造成負面影響。
3、不顧及孩子自尊心。
有些家長會在發現孩子偷東西后,當著很多人的面教育孩子,甚至在他的朋友同學中提起,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抬不起頭,造成不可挽回的心理傷害。父母發現他們的孩子偷竊。事件發生后,他們一般不會在別人面前提起,盡量把事件的影響降到最低。如果家長發現孩子身邊有嘲諷孩子的人,就笑不出來了。父母應該想辦法幫助解決問題,讓孩子重拾自尊。
如何幫助孩子建立物權意識呢
1、溝通時多強調“你的”“我的”“他的”
平時日常生活中,多跟孩子強調,比如常常說這個玩具是你的,那件衣服是媽媽的,這個背包是爸爸的。教孩子區分自我和他人的界限,知道并理解什么是我的,什么是別人的。
2、幫孩子建立公共物品使用規則
很多孩子上幼兒園后,都會出現把幼兒園的玩具拿回家的情況。
3、不偷拿別人的,也要保護好自己的
我們不止要教孩子不隨便拿別人的東西,也要保護好自己的東西,如果被偷,要及時求助。網上有位媽媽氣憤發帖,孩子冰墩墩被偷了,不敢跟老師和家長說。
有多少孩子東西被偷后,不敢告訴大人,只因怕被罵。其實東西被偷不是孩子的錯,要跟孩子說清楚,教他們如何尋求幫助,維護自己的權利才是根本。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