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打罵孩子,對孩子的心理及成長肯定是不好的。而且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都未必能通過打罵達到預期,既然沒用,為什么要用這種嚴重傷害孩子身心的方法呢?
老是打孩子罵孩子對孩子有影響嗎
家庭教育中父母經常性的體罰孩子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一系列短期或者長期的消極影響。當孩子有不良的行為習慣的時候,有一些父母會選擇正面管教的方法,一點點的引導孩子糾正不良的行為,但是這種方法需要耐心和長期的堅持才能奏效。
另一部分父母卻選擇打罵孩子,這種方式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父母通過施加在孩子身上的疼痛來阻止孩子出現不良行為。孩子一旦受到打罵,就會立刻終止這種行為。久而久之,父母認為這是一種效果顯著的教育方法,會更加強化這種體罰行為。
長遠來看這種體罰行為弊大于利。孩子為了減輕自己的疼痛,而暫時性的從行為上服從了父母,但是短期的服從行為與孩子的內心服從行為是不同的,孩子并沒有內化父母的觀點。家庭教育中父母對孩子的打罵,會對孩子的內在心理和外在行為都產生影響。
外在行為
父母是孩子創造者。很長一段時間內,孩子會把自己的父母視為上帝。父母說的每一句話都像是鐫刻在大理石上的名言,父母的每一個動作都是孩子的榜樣。如果父母經常打罵孩子的話,他們是在教會這些孩子:攻擊行為是正常的,可接受的,是人與生俱來的能力。所以,父母在打罵孩子的時候,不僅不能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而且會令孩子產生一種錯誤的認知,讓他們認為暴力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方式。
很多的研究已經證實了,經常遭到體罰的孩子,會增加他們的攻擊性行為。長大了以后有可能形成反社會人格或者在婚后選擇用暴力手段解決家庭沖突。
內在心理
父母的打罵除了會導致孩子產生更多的攻擊行為之外,還可能會導致孩子產生抑郁,焦慮等內在的心理問題。很多的研究證明,父母的打罵會影響孩子的情緒穩定性,降低兒童的自信心,提高孩子的抑郁和焦慮水平。父母對孩子的體罰行為還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孩子受到的體罰越多,智力的發展越受限制。
如何控制自己不打罵孩子
好父母都懂得維護孩子,作為父母我們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孩子也一樣。但也請不要忘了,孩子也需要自尊,也在乎面子,所以下一次,孩子做的不夠好時,請先克制情緒,這樣做試試:
當你感覺脾氣上來的時候
做一個動作:點頭。這樣情緒會立刻下降。
深呼吸,數數
從1數到10,讓自己平靜下來,數完之后,你會發現自己沒那么生氣了。
把他當成別人家孩子
你會發現,第一,不好意思批評。第二,孩子犯錯很正常。
允許孩子犯錯
暗示自己,人人都會犯錯,何況孩子呢?犯錯的時候正是學習的時候。
憤怒的時候先走開
讓自己獨處一會兒,穩定好情緒再處理問題。
家長平時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呢
1、給孩子立規矩,規矩要簡單、具體
很多家長喜歡跟孩子講道理的時候長篇大論,但孩子不一定能聽懂,所以給孩子立規矩一定要簡單、直接,且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每天都要刷牙洗澡、每天都要九點鐘睡覺、每天都要乖乖吃飯等等,而不是過早地給孩子增加學習、生活上的壓力。
2、家長要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如果父母給孩子制定了規則,自己卻不遵守,孩子也不會守規矩。比如說吃飯不要看電視、玩手機,父母也應該從自己做起。
3、不要吝于獎勵
每當孩子做對、做好了一件事,我都希望家長們及時予以鼓勵,不管是言語上的贊賞、行為上的肯定、亦或是物質獎勵。不過日常生活中我更建議前面兩種,物質獎勵可以是孩子主動要求的,并且家長要把握好滿足愿望的頻率和尺度。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