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通常情況下,如果孩子躲起來存在一種逃避的心理,孩子躲起來是因為無法面對目前的現實情況,想通過躲避來緩解自己內心的壓力。
喜歡躲起來的孩子心理
1、缺乏社交經驗
雖然二胎政策已放開,但大部分家庭仍然是獨生子女家庭,這種家庭結構下的孩子都比較孤獨,缺少兄弟姐妹玩耍,對分享、合作等缺乏經驗,冷不防推進外部環境中就容易裹足不前,感到害羞和害怕。
再加上現在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在帶娃,與外界接觸少,與外界互動的更少,很多時候孩子都是跟著老人轉,一直圍繞著老人的生活圈展開社交,孩子自身發展也會受到限制,變成了含羞草。
2、父母過度保護
現在的父母好多都是“玻璃心”,這自然是關心愛護孩子的表現,但也剝奪了孩子自主發展和交友的需求。不少家長對孩子過于溺愛,生怕外界環境有危險因素,會威脅到孩子的健康,對孩子的交友更是從小就控制,怕自家娃受到傷害,或者玩得不愉快。
時間長了,孩子身體上的確是在茁壯成長,但心理上的缺失卻也日益明顯。他們會變得過度依賴父母的決策和支持,自主性成長受到抑制,今后自己在遇到突發性事件時往往會六神無主,不知道該怎么辦,也就形成了不自信、害羞的性格。
3、受到過嘲笑或批評
有的孩子性格內向,卻被父母批評為“宅”、“沒出息”,較之于開朗型的孩子,他們時常會蒙受這樣的“不白之冤”;有的孩子屬于慢熱型的,不是他不做,而是做的稍慢些,結果還是引起了別人的嘲諷和批評,認為這孩子“遲鈍”、“跟不上”。
在這種負面的心理暗示下,孩子會變得更加“向內投射”,選擇封閉自己以此來保護自己,因而就變成了害羞的人。他們的性格會變得猶豫不決,害怕在社交中受到嘲笑而退縮。這樣的娃可能先天并不是害羞的,卻被無心之舉給推向了害羞。
孩子本能地想躲起來應該怎么辦
1、千萬不要批評孩子,你可以裝作不知道。
躲起來并不是孩子的錯,他只是不知道該怎么面對陌生人。在當時當地,你無論說什么都會讓孩子更加手足無措。裝作不知道,什么也不說什么也不做,才是對孩子最好的保護。
2、帶著孩子常出去走走,但不要過度關注他。
成年人之間的交流就是最好的示范,讓孩子知道是可以這樣交朋友的。當身邊有了小孩兒,你的孩子也會嘗試著像你一樣去溝通。
記住,我們是在補落下的課,只要冷眼旁觀裝作不在意就好。孩子遇到處理不了的問題會求助,沒有求助就讓他自己去摸索就行了。本就是很正常的事情練習多了就好了,你的不關注反而能減輕孩子的心理負擔。
3、不論什么時候都堅定地站在孩子身邊。
小朋友之間發生沖突很常見,不論怎樣,堅定地站在孩子身邊。自己的孩子自己愛,不能因為外人說點兒什么就批評自家的孩子,尤其是有些家長恨鐵不成鋼,一聽見自家孩子受了氣就大吼一聲:“人家怎么不欺負別人偏欺負你!你怎么這么窩囊!”得,孩子傷上加傷!
他會覺得爸爸媽媽都不跟我是一伙兒的,爸爸媽媽都覺得我沒用。沒有后盾的孩子是沒有底氣的,他們受了委屈只會自我批評,自我否定,覺得與人交往是可怕的,當然是能躲就躲起來。
接受自己孩子所有的優點和缺點,讓孩子知道:無論如何爸爸媽媽都是支持自己的。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無所畏懼,收放自如。
如何提高孩子的膽量,讓孩子變得自信
1、幫孩子社交
很多內向的孩子看似因為害羞不敢跨出第一步去主動交朋友,很可能是因為有過不愉快的社交經歷,使得孩子害怕去社交。或者是由于社交經驗不足,不知道怎么做。
這種情況下,父母可以幫孩子挑選一個合適的玩伴,比如朋友家的小孩,邀請到家里來,和孩子一起玩,幫助孩子交個合適的好朋友。
一個固定的、合得來的玩伴,對慢熱害羞的孩子發展必要的社交技能非常有幫助。如果發現孩子想去主動交朋友,卻遲遲不敢,我們可以牽著孩子走過去和其他小朋友打招呼聊天,打開對話,慢慢再讓自己孩子加入到對話中來。
2、多多夸獎鼓勵孩子
缺乏自信的孩子,需要大人的夸獎,要夸得具體一些,性格內向本身更敏感,更注重細節,大家表揚的時候一定要落在具體的事情上。
比如孩子寫作業很認真,不要說:“你今天表現很好”或者“你真棒”之類的,而是說:“寶貝你今天寫作業好認真,媽媽看出來你努力投入進去了,一定要表揚你!”清楚地讓孩子知道你在夸什么,也好朝你夸得方向去努力,孩子心理聽著也踏實,越來越覺得,我一些事情確實做得很好,得到大人的認可,從而建立自信心。
3、不敢做的事,讓好朋友陪著一起做
比如讓孩子去買個什么東西,孩子不敢去,如果旁邊有他的小朋友或者兄弟姐妹,就讓兩個孩子一起去,只要有了朋友的一起,孩子就會膽量倍增,一個人不敢做的事,兩個人一起就敢做了。久而久之,輕車熟路以后,很多事情孩子也就慢慢敢一個人去做。記得當孩子勇敢踏出一步后,不要吝嗇你的夸獎哦。
4、玩角色扮演游戲
這個并不是單純地去扮演某個角色,跟cosplay一樣,而是讓孩子去反復練習某個場景,直到熟悉掌握。
比如,孩子總是不好意思跟別人主動打招呼,我們就去跟孩子一起表演打招呼的場景,我們先主動跟孩子打招呼,再換成孩子來主動邀請你。怕單一的話可以把表演情節豐富一下,比如我們假扮孩子班上的哪個小朋友邀請孩子去家里玩,或者是在路上偶遇后閑聊等。
這樣,孩子有機會在安全和熟悉的環境下反復經歷自己平時不敢做的事,就好像彩排一樣,玩得多了,勇氣就鍛煉出來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