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在動漫上面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這點可能是大部分家長最頭疼的問題,覺得二次元動漫影響了正常的學習生活。首先,我覺得這個問題,重點不在于動漫,而是在于時間管理。
孩子沉迷二次元怎么辦
1、投其所好
不要和孩子站在對立面,而應該試著理解孩子的世界。您和爸爸要改變教育孩子的態度,更多地與孩子交流。可以從試著看動漫開始,了解一下孩子喜歡的到底是什么樣的東西,這樣就能夠與孩子有共同話題了。孩子泄氣時,可以鼓勵她。也可以幫孩子報一個繪畫班,在肯定孩子的愛好的基礎上,創造她與外界交流的機會。
2、幫助孩子建立朋友圈
從幫助孩子找“志同道合”的朋友開始,哪怕只是跟她聊二次元情節也沒關系。孩子在與朋友聊天的過程中,自然會感受到現實生活中的情感交流。這時候,父母就可以多請孩子的朋友來家里玩,鼓勵孩子與他人交往。
3、拓展視野
在孩子慢慢愿意跟朋友、跟家人溝通后,您和爸爸要試著再帶孩子出去玩。從陪孩子逛漫展開始,陪孩子逛逛博物館,看看電影,或是有機會的話去旅游。讓孩子接觸到更多的世界,而不是躲在自己的小房間里。
4、調整興趣
孩子接觸了足夠多現實世界的信息后,自然會產生一些興趣點。那就鼓勵孩子涉略更多的事,比如聽音樂,比如跑步,比如練書法。只要孩子愿意把注意力分散開來,就自然不會沉迷二次元的世界中了。
孩子沉迷二次元,有以下3個原因
1、學業壓力大導致的逃避心理。
如今的孩子學業壓力一直都是存在的,而成績一直是家庭關注的焦點。有許多父母將關注點著重放在了學習上,急切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才,希望孩子可以獲得好成績,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發展。于是一部分孩子在學習上取得不了令自己和家人滿意的成績,導致生活失落、成就感低。二次元就成為了他們逃避現實壓力的出口。
2、孩子內心的探索需求。
二次元營造的是一種內容豐富、龐大且充滿未知虛擬世界。青春期孩子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讓他們對于這個世界的信息充滿好奇。而且二次元本身具有的趣味性和互動性和沉浸性,恰恰滿足了他們的心理需求。
3、不良家庭關系的影響
出現孩子沉迷二次元的情況,有時候還可能是不良家庭關系的折射。孩子在現實生活中缺乏家長的陪伴與關愛、家庭不和睦、關系緊張都有可能導致孩子心理和性格上的缺陷。他們在這些焦慮、自卑、缺乏自我認識的成長中,很容易通過二次元尋求心理上的安慰。
如何引導孩子從沉迷事物中獲得學習和創造能力
關于孩子喜歡動漫的問題,其實幾乎每個人小時候都喜歡,這是你潛意識里的追求。人類的靈魂屬于一個純精神的世界,不屬于這個現實的世界,作為人這個生命體,最大的悲哀就是靈魂被束縛在了肉體里,被降維到三維世界里……
對于孩子來講,他的心靈是活潑的,他被肉身所束縛感相對于成年人來講更低,他更愿意趨向一個相對自由和純粹的精神世界,所以喜歡動漫是小孩的本性和本能,你沒辦法去遏制孩子內心自然而然的追求,因為這是天性。家長如何引導孩子?
第一,要讓他每看完一段東西,寫一段他的心得出來,寫從中學習到的東西,從而引導他去學習。
第二,要讓他學會把這些最美的畫面畫出來,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畫家”,只是這種能力是否被喚醒,因為內心言語的表達都是畫面,而小孩的畫面感是最強的。作為成年人,你現在可能已經不會畫畫了,你的內心變得很粗糙,就是因為小時候沒有接觸藝術,長大后你的心靈相對就會比較硬和粗糙,缺乏柔軟。
藝術是最接近于真理的感性表達方式,對于孩子來講,他能夠表達的是相對比較感性的方式,讓他從小學會畫畫,對他未來思維方式的完整很有幫助。所以讓你的孩子學會畫畫,將動漫里好的畫面畫下來,一開始可以臨摹,然后慢慢開始創作,畫得多了他就會創作了,未來他的創造力也會得到提升。
不是說以后學理工科就不需要畫畫了,真正有成就的人都是全腦思維。做學術研究要有成就,一定是突破原來思維的框架,而突破性思維往往是先有藝術,然后才有邏輯思維跟上。因為邏輯和理性是滯后的,藝術是前瞻性、突破性的,它不需要邏輯、推理和演繹,它是一種直覺的創造。先有這種直覺的創造,之后再用邏輯構建出來,去說明給別人聽,讓這個世界接受,這就是邏輯的價值。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