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怕上學,父母要分析其中的原因,千萬不要恐嚇孩子,這樣只會導致孩子更不愿意上學,不要以粗暴的方式逼迫孩子去上學,孩子不愿意上學,有可能是對新的環境不了解,父母要讓孩子充分了解學校的環境。
孩子怕上學怎么辦
1、問清楚孩子不去學校的原因。
家長應該和孩子談談心,盡可能了解他對學校的看法,家長要注意開導孩子,耐心說理,不要采用簡單的恐嚇法迫使孩子去上學,避免挫傷孩子的心靈。
2、針對原因,解決問題。
如果孩子害怕上學是因為學業太難或是某些功課太差,那就要尋找孩子課業薄弱的地方,花時間補習。如果孩子是由于老師,同學的問題不愿上學,那就要和孩子的班主任聯系,一起商量對策。如果孩子遭到同學或校外團伙的欺負,家長一定要和班主任、學校聯系,據實以告,自己接送孩子上學,防止孩子受到傷害。
3、幫助孩子樹立信心。
孩子如果成績不好,害怕家長的責罵,自然對學習失去信心,導致孩子害怕去學校。因此,當孩子有了一點的進步,就要抓時機及時表揚,使孩子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樹立起自信心。
孩子為什么懼怕上學
一是孩子的成績不好,喪失信心
中學階段學習節奏快、內容多,孩子們往往會因一時疏忽或者放松而掉隊。再加上知識點的前后連貫性強的原因,往往會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久而久之,孩子學習跟不上成績不好,就會喪失信心,從而厭學不想上學。
二是父母的期望過高,壓力過大
日常生活中,一些父母不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對孩子學習的期望很高,不允許孩子有些許的放松或者退步。但超出孩子能力的過高要求,會成為孩子的精神負擔,容易使孩子產生害怕失敗的心理,進而想通過不上學的方式擺脫這種精神壓力。
三是同學間產生矛盾,心理煩躁
由于部分孩子性格內向、不善于交往,再加上青春期的孩子本就敏感多疑,非常在意別人的看法。有時候一件非常小的同學矛盾,孩子就可能認為別人不友善、有敵意。長期處理不好與同學之間的關系,容易導致孩子孤僻封閉,產生厭學逃避的想法。
做到這五件事,幫助孩子輕松迎接新學期
增加對孩子內心世界的關注
有些孩子出現心理問題,家長怎么問,也問不出個所以然,反而是面對心理醫生時,孩子才會吐露心聲。這主要是由于孩子認為跟家長溝通之后會惹來批評等后果,所以也就不愿意告訴家長。
對于這種情況,就需要家長摒棄架子,和孩子交朋友,切忌各種強迫性、懲罰性的言語及行為,家長也可以找和孩子有共同語言的親戚幫忙勸導。
少問為什么,多做引導式的提問
除了有的孩子不愿意和家長溝通以外,也有孩子自己也不知道問題的根源在什么地方,比如父母經常吵架,就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此時,父母就應該少問“為什么”,多做引導式的提問。
減少娛樂活動,溫習知識,逐步增加運動
假期孩子精神過度放松,娛樂活動多,腦力活動少,使孩子難以靜下心。開學前后,家長需要注意減少孩子娛樂時間,尤其是電子產品時間,用做手工、益智游戲來取代,幫助孩子安靜下來,使大腦轉動起來,集中注意力。
室外運動少的孩子,家長還需逐步適量帶孩子進行室外運動,以免開學后突然增加的室外活動對孩子造成不適。
鼓勵孩子制定學習計劃
家長可與孩子共同擬訂新學期計劃,在商討中完成從假期到開學的“頻道轉換”工作,把孩子新學期要讀哪些書籍、以誰為標桿、需要重點提高哪些學科成績、家長怎樣配合等內容一一納入學習計劃,以幫助孩子樹立信心,消除假期后的失落感。
作為家長也不妨制定自己的家庭計劃和學習計劃,購買一些名著以及歷史、人物、勵志等方面的書籍與孩子一起閱讀,這樣不僅有利于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和人文素養,有利于拓展孩子的知識面,同時也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學習氛圍。
與孩子共同協商解決
父母要耐心詢問及傾聽孩子訴說的痛苦和困難,對孩子表達出真誠的關心和理解,并進行反復地疏導及鼓勵,切忌各種強迫性、懲罰性的言語及行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