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我們作為過來人,應該明白“解鈴還須系鈴人”,當孩子和老師出現(xiàn)矛盾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和老師進行溝通,不然長時間處于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會由于孩子討厭或者是害怕老師,導致孩子出現(xiàn)厭學的心理。
孩子怕老師不敢去上學怎么辦
1、耐心溝通,弄清原因。俗話說“解鈴還須系鈴人”,所以建議您先做好兩方面的溝通:一是先和孩子溝通,讓孩子能夠和你詳細地說說心里話。溝通期間盡量多聽孩子說話,讓孩子把話說完,之后再對你想進一步了解的情況盡量引導說。
切忌對孩子發(fā)火或評論。因為你一發(fā)脾氣,孩子會嚇得不敢說,或者是當面撒謊;你要是隨時評論孩子的話,(在事實不清楚前妄加評論)會誤導孩子,或者干擾孩子的客觀陳述,甚至是給孩子傳遞一種錯誤信息;這樣一來,問題就不好解決了。
二是和該老師溝通,聽聽老師眼里你的孩子什么樣。如果可能的話,建議您盡量主動到學校找老師面談。一是電話一時半會說不清,二是表述時如果不注意容易引發(fā)雙方誤解或者是爭辯,這樣反而弄巧成拙了。
和老師交流時要本著多聽,適當解釋的原則,切忌經(jīng)常打斷老師的話為孩子做辯護,這樣易引起老師反感,不利于解決問題。在聽的過程中要多表示誠意,多聽聽老師的建議,多反問自己的教育方式,多反思孩子的行為表現(xiàn),盡量找到問題原因。
2、綜合比較,確立方案。在對二者溝通之后,家長就要對孩子和老師的話做個梳理,進行多次比較,看看二者說的哪些情況和你的判斷一致,哪些不一致。對于不一致的要記錄下來進一步弄清原因。
在這階段,建議您把孩子問題的原因分類記錄:哪些是孩子自己的原因造成的,哪些是同學的原因造成的,哪些老師的原因造成的,哪些是家庭(家長)的原因造成的等。解決問題就怕不對癥,如果您把原因弄清楚了,就有辦法解決問題了。
3、對癥下藥,多管齊下。在梳理完問題后,如果您還有什么不清楚,可以再找適當機會和孩子、老師聊一聊,堅決不留問題“死角”,以免影響我們的判斷。當我們把問題分類梳理后,就是逐個解決問題了。
如果問題和孩子及家長自己的教育方式有關(guān),就要在聽取老師的建議下及時改變(建議咱們的家長有時間了買點家庭教育方面的書籍讀一讀)。
如果和老師有關(guān),建議您再找老師面談一次。必要時,建議您邀請老師到家來一次“家訪”。因為家訪氛圍不那么嚴肅,你們和孩子可以聊得更真誠,更和諧一些。這也會給孩子帶來好感,從而改變孩子對老師的看法。或者是請求老師根據(jù)您孩子目前的情況,在教育教學上適當給予特殊的教育方式。
比如,適當時候請該老師在大門口迎接孩子進校啊,多一點鼓勵啊,多一點微笑啊,多找孩子聊聊天啊,多讓孩子表現(xiàn)一下啊,多找孩子參加一些有趣的活動啊等等。
孩子怕老師不敢去上學的原因
1、膽小不敢表達。孩子和老師不熟,覺得老師是一個冷漠的人,不清楚老師是不是喜歡自己,害怕老師也會批評自己,會不給自己獎勵,這種不確定讓孩子不敢在老師面前表現(xiàn)自己。如果老師最近批評過孩子,以否定的態(tài)度對待過孩子,也會激發(fā)孩子對老師的抵觸情緒,產(chǎn)生畏懼心理。
2、家長經(jīng)常以老師的名義嚇唬孩子。一些家長喜歡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用老師來嚇唬孩子,比如“你不好好吃飯,明天我就告訴老師”“再不聽話,我就跟老師說”等。久而久之,在孩子心中就會形成對老師的消極印象。
3、教養(yǎng)方式簡單粗暴。在受父母控制的家庭環(huán)境中長大的孩子,與父母溝通較少,會形成錯誤觀念和進行錯誤歸因,孩子會將自己不好的表現(xiàn)歸因于老師的不好,所以會出現(xiàn)怕老師不敢去上學的情況。
孩子厭學怎么辦
1、養(yǎng)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可與孩子的特長結(jié)合起來。其實,特長與學習并不矛盾。很多有特長的孩子,學習成績也不錯。由于有特長、有興趣愛好,這些孩子會經(jīng)常受到來自學校和家庭的表揚和鼓勵,他們的興趣勁頭也會潛移默化地移到學習上來,從而使二者相得益彰。
2、盡量減輕孩子的心理和學業(yè)負擔。老師和家長要盡量減輕孩子的學業(yè)負擔和心理負擔,結(jié)合青少年的心理特點施教,做到寓教于樂,勞逸結(jié)合。
3、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多與同學交往。教會孩子理解和尊重他人,讓孩子學會傾聽,學會表達贊美和感謝。當孩子與同學發(fā)生沖突時,家長要給予正面引導,幫助孩子正確處理沖突。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quán)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