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要經常跟孩子溝通,可以慢慢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家長要以身作則,自身也要自律,樹立起一個好的榜樣。家長多帶孩子去外面的世界看看,看的地方多了,眼界也就大了,吸引力也不會在同一個地方。
孩子整天沉迷游戲怎么辦
1、反思自己的行為。沉迷游戲的孩子往往是缺乏安全感、缺乏關愛,缺乏認可的,是不是因為自己在平時的教育中對孩子過于苛刻,沒有給孩子鼓勵和關愛,讓孩子愿意到游戲中獲得成就感?是不是平時陪孩子的時間太少了,沒有培養起孩子的興趣,讓孩子無聊打發時間,只能靠游戲?
2、改變自己的做法。首先是調整工作和陪孩子的時間,盡可能的不要把工作帶回家,有急事也快速處理,不要一般配孩子玩積木,一般接聽電話,也不要一邊和孩子聽歌,一邊刷朋友圈。其次是和孩子一起做他喜歡的事,比如下棋,斗地主,還開展一些體育運動,和孩子同頻,才能和孩子同心。
3、多和孩子溝通交流。沉迷游戲的孩子一定是缺乏溝通的孩子,要慢慢的打開孩子的心結,讓孩子愿意和家長分享自己生活中的快樂和困難,愿意尋求家長的幫助和支持。
讓孩子戒掉游戲是非常困難的,家長必須有長期堅持的心理準備。一開始也不要用力過猛,可以先和孩子約定一周的游戲時間,然后嚴格執行,和孩子建立起信任,再一步步推進。
為什么孩子會沉迷游戲?多數是因為這五點
1、孩子學習壓力過大
現在孩子的學習壓力普遍過大,學校里面要學習的科目不僅多,難度也不小。孩子每天在學校里面上課,回到家寫作業,再加上考試和測驗,讓孩子整個人疲憊不堪。這個時候孩子就很想放松一下,再加上游戲具有易上手和樂趣性,孩子能夠很快融入進去,所以游戲就成了孩子釋放壓力的一種方式。
2、家庭環境不好
父母關系不好以及工作過忙,都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和忽視。在這種環境下,孩子長期得不到關愛和關注,情感上的需求也無法得到滿足,就會選擇逃避現實,跑到游戲中去尋找慰藉,導致孩子出現沉迷游戲的現象。
3、朋友的影響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同伴的認可,也希望能夠融入他們,所以游戲就成了他們討論的話題。如果有一位伙伴在玩一款游戲,為了能有更多的共同話題,其他同伴也會去玩這款游戲,這樣是孩子進行情感鏈接的一種方式。但是長期下去,孩子的心思也會不在學習上面,整天想著游戲,也容易導致學習成績出現下滑。
4、感到無聊
完成學業以后,有些孩子沒有興趣愛好,就會通過游戲來打發時間。游戲不僅容易上手,還沒有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孩子經常一玩就忘了時間,逐漸就會出現沉迷的情況。
5、自控能力不足
孩子其實明白父母講的那些道理,他們也想平衡好自己的生活和學習。但是由于自己的自控力不足,往往會造成沉迷其中的局面,孩子努力過后發現并沒有用,于是就放棄掙扎,放任自己沉迷在游戲當中,導致越陷越深。
孩子沉迷游戲,都是有其原因的。家長只有找到了根本原因,才能夠幫助孩子去解決這個問題。切勿盲目地批評、打罵孩子,這樣不僅無法解決問題,還會引發孩子的叛逆心理,讓孩子的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如何讓孩子正確使用手機
1、堅決杜絕將玩手機作為獎勵。有的孩子表現好了,家長就會說,你表現好,就讓你玩半小時手機!這種觀點是極端錯誤的。如何處理好孩子和手機的問題上,最關鍵的是父母應該在與孩子的相處和溝通中淡化手機,堅決杜絕將玩手機作為獎勵。
2、在孩子面前父母應該盡量不玩手機。在淡化手機的同時,給孩子樹立不沉溺手機的榜樣。如果一個家長整天看抖音、玩游戲,而且常常被孩子看到,這如何去要求孩子不玩手機呢?
3、培養孩子從事一項或幾項有益的運動或活動??梢约s孩子的同學,引導孩子從事一些有益的體育運動,如踢足球、打籃球、乒乓球,也可以組織幾個家庭登山,放風箏,野外踏青。讓幾個志趣相投的孩子在一起,從事有益身心的活動。
4、如果孩子已經迷戀上手機了就要引導克制。作為孩子,意志力和自律能力都還比較差,這時就需要父母管理好孩子的手機,和孩子做一個具體的約定,比如每天玩半小時等,這個約定必須是孩子認可的,然后監督他執行。孩子要是執行不到位,沒有履行承諾,可以直接懲罰孩子,一來警告他,二來借此機會樹立規矩,培養孩子的契約精神。
5、引導孩子多看書轉移他的注意力。我們可以帶著孩子經常去書店、圖書館,也可以有意無意的話家里置辦書架,買一些孩子可能喜歡的書,這樣我們在控制孩子手機的時候,也給其提供了一個書的世界。沒有了手機,孩子可能就會捧起書。我試驗了一下,這個方法不錯。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