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夜不歸宿一定是有原因的,作為家長切不可一意孤行,武斷處理。千萬不要責罵,毆打,更不要廢話啰嗦,孩子平時不愛聽的話,反復說。這樣他會更不愿意回家。
20歲男孩夜不歸宿怎么辦
1、家長一定要冷靜對待。在發現孩子出現夜不歸宿的行為時,很多家長氣急上頭,對孩子大打出手,這樣只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孩子就會更加和家長對抗。所以,家長要頭腦冷靜,千萬不要簡單粗暴,耐心找到孩子夜不歸宿的原因。
2、培養孩子的家庭責任心。家長可以給孩子講一些小故事,或者陪孩子看些家庭類型的電影,要讓孩子知道和擔當起自己的家庭責任,懂得孝道與感恩。
3、營造一個好的家庭氛圍。有的家長總是出現矛盾,動不動就在家里大吼大鬧,甚至打架,孩子當然不愿意回到這樣的家庭里。所以,家長一定要營造出溫馨有愛的家庭氛圍,這樣才能讓孩子對回家這件事充滿向往。孩子把家當做安頓心靈的港灣,自然就不會再出現夜不歸宿的情況。
4、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家長要講究溝通的藝術,特別是對處于14歲青春叛逆期的女孩子。父母要用親身經歷來引導孩子,不要過多干涉她的事,要讓孩子主動向自己傾訴,使孩子有家庭歸屬感。
5、引導孩子說出內心的真實感受。家長應該用平等的姿態和孩子溝通,這樣有利于家長了解孩子夜不歸宿的根本原因,家長也可以借機紓解孩子內心的情緒。當情緒和問題都得到解決后,孩子夜不歸宿的問題也能得到從根解決。
6、要理解孩子。有些孩子之所以會夜不歸宿,是因為和父母之間產生隔閡。家長應該和孩子換位思考,理解孩子的真實感受,這樣才能真正打破親子之間的矛盾,讓孩子重新對家庭和父母產生信任感。
孩子夜不歸宿的形成原因
1、家長教育方法不當。父母總是用自己的價值觀去判斷孩子的行為表現,采用好與壞二分法,如意則獎勵,不如意則否定,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時間長了就產生想離開父母的念頭。
2、家庭精神環境差。父母整天因為瑣事大吵大鬧,孩子不想在家呆。一些離異家庭,父母沒有盡到監護人的責任,使孩子沒有家的歸屬感。
3、學習壓力大。學習成績達不到家長、老師期待的目標,為了逃避現實,回避矛盾,選擇一時的離家。
4、受挫能力差。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或因為自身的認知問題而覺得受了委屈,不愿意對家人、老師講,選擇了逃避。
5、自控能力差。孩子受他人的誘惑,同伴有了離家出走的想法邀他一塊走,礙于面子或怕失去朋友,而盲從。
如何預防或阻止孩子夜不歸宿呢
1、家庭成員和睦相處,積極向上,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
孩子的父母相敬如賓,夫妻之間不經常吵架,在這樣的家庭環境里生活的孩子,往往常有好心情,很少見有不告知家長就夜不歸宿現象。否則會讓孩子心煩,不想回家,容易造成夜不歸宿,甚至離家出走。
2、建立和諧的親子關系。
和諧的親子關系讓孩子心里總想著爸爸媽媽,讓孩子放學就想回家。而和諧的親子關系來源于尊重子女的權利。不把家長的想法強加給子女,通過尊重孩子各方面的權力,使孩子有成就感、價值感、責任感和好心情,自然就會有效避免夜不歸宿做壞事。
3、建立和諧健康的同學關系。
同學關系的孩子們,他們之間耍哥們義氣,他們之間或相互拉后腿、或合伙做壞事、這極易讓孩子心煩意亂夜不歸宿,并且非常難以扭轉,對孩子成長帶來的危害往往“超出常人的想象。家長要弄清孩子都有哪些同學朋友,與孩子的同學朋友的家長取得聯系,與之聯手幫助孩子克服不健康的交往,幫助孩子建立和諧健康的同學關系,對孩子之間的互幫互學共同進步等有出息的作為給以及時地祝賀,實現“家家共治”。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