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詢問同班的孩子是否有這樣的情況。來判定是普遍現象,還是只有自己的孩子遇到了寫不完作業的問題。如果只是自己的孩子作業寫不完,或者寫的時間長,那么從訓練孩子的條理性和孩子的寫作業的速度以及做題的速度等幾個方面開始加強訓練。
孩子作業寫不完怎么辦
孩子作業老是做不完,是老師留的作業太多還是孩子做作業不抓緊時間,或者是作業題不會做,要知道原因才能好有針對性的制定解決方案。
1、如果是孩子自己做作業不知道抓緊時間,做不完功課,明天上學老師肯定會收拾他。所以做不完就不做,讓老師收拾一回就能長長記性。不過這要先和老師事先溝通好,要不然老師先找的是家長。
2、如果是作業多,問下其他家長,他們的孩子做作業的情況,如果都有這種做不完的現象,就向老師反映一下,要不然總是做不完作業,家長發火著急,挫傷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也影響孩子將來的學習熱情。
3、如果是孩子上課知識沒有學會,當天做作業對于孩子有難度。做家長的把作業題先看看,復習下再做作業,會的題做的輕松,孩子也愿意做,就能提高效率。
4、如果是孩子上課跟不上老師的進度,可以在每天講新知識前做到預習,家長不要講,讓孩子自己看,哪里看不明白問家長。家長也可以讓孩子帶著問題,第二天上課聽的更能認真。
找到原因了,如果是孩子做作業總是做不完這個習慣很長時間了,糾正過來還是需要一個過程,制定時間計劃,每天提前10分鐘、20分鐘一點一點推進,提高效率。
孩子寫作業慢的原因,你家孩子屬于哪種
總是亂找東西做題沒順序(條理性差)
一會找找橡皮,一會找找鉛筆,本來是一個小時就能做完的作業量,就要花兩個小時甚至更多。而且一會兒寫幾道語文題,一會兒再去做做數學題,不按照順序來。
老是喜歡使用橡皮(過于追求完美)
有的孩子,什么都好,寒假作業做得也很工整,但是有一個毛病,寫作業特別慢,寫的字稍微有一點點不整齊或者不干凈的地方,就會馬上擦掉重寫,有時甚至把本子擦破了,如同強迫癥一般。心理學上把這種現象稱為“橡皮綜合癥”。
對學習不感興趣做作業很吃力(學習基礎差)
本身的基礎就差,放假前老師講的很多知識點還沒有消化吸收,假期做作業的時候自然就很費勁。孩子對學過的知識點沒有理解,他當然不可能主動,當然是能拖則拖呀!
東看西看小動作太多(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寫作業時總是東看西看,磨磨蹭蹭,一會兒玩橡皮,一會兒吃鉛筆,一會兒咬手指,而且寫一會兒就起來溜達一圈,喝點水啦,吃個小餅干啦,到處摸摸看看。
一說都會一寫就錯(協調性差)
有的孩子,作業中的問題都能答對,思維比較快,但寫得慢,所以做作業就經常寫錯、漏寫、跳字甚至串行,那樣就要重新擦掉,有時寫了擦,擦了又寫,經常把本子擦破。孩子自己也很著急,很生氣。
故意磨蹭(被逼無奈)
有些父母在孩子學校作業之外,假期給孩子布置額外的作業,導致孩子故意磨蹭,這是一種主觀的磨蹭,這個時候的“磨蹭”成了孩子對抗額外負擔的一條對策。孩子開始是有意識的慢,但久而久之,漸漸地養成習慣,就真的變成磨蹭的壞習慣了。
家長在給孩子輔導作業時,切記不要做以下三件事
1、急切的要求速度
家長在工作完一天后身心疲憊的情況可以理解,但一定不可以將這種急躁的情緒表達給孩子。孩子寫作業需要一個靜心的環境,家長在一旁輔導,如果總是很著急很焦躁,孩子很難找到自己的步調,構建自己的思考模式,自然寫作業的速度會更慢。
2、忽視孩子提出來的問題
家長總覺著孩子就應該聽自己的,不能很好的傾聽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有時候孩子也很想表達自己內心的訴求,奈何只要一想到家長一貫的做法,就又咽回肚子了。總忽視孩子提出的問題,會讓孩子越來越沒有自信心。家長一定要多注重這方面問題,不要讓孩子感覺得不被關心和重視。
3、打擊孩子積極性
陪孩子需要耐心,更需要做正向的鼓勵,一些家長總看不慣孩子犯錯,希望他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對的。可那個孩子成長不需要試錯呢?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陪孩子從失敗中總結經驗和方法,對孩子來說是最好的輔導方式。
歸根到底孩子的學習問題都和自身的自覺性有一個很大的關系,有句話說熊孩子都是慣出來的,好孩子都是管教出來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