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熬夜玩手機是一種不良習慣,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學習成績。家長應該采取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家長應該與孩子溝通,讓孩子了解熬夜玩手機的危害,并制定合理的作息時間表。
孩子熬夜玩手機不睡覺的危害
1、影響視力
手機屏幕小,色彩度極高,長時間不錯眼珠地盯著看,生怕錯過哪怕一秒鐘的精彩,很容易造成孩子近視的發生。手機放不下,孩子眼鏡的近視度數就蹭蹭蹭升高,眼鏡片的厚度也就蹭蹭蹭加厚。嚴重的,甚至需要動手術才能解決。
2、影響睡眠
很多孩子白天玩手機,晚上也還是夜貓子,躲在被窩里,玩到深更半夜。
手機過亮的屏幕,以及本身存在著的輻射,都會影響孩子黑色素的分泌,從而造成睡眠障礙,嚴重影響睡眠質量。
3、影響頸椎及骨骼發育
孩子正在長身體,骨骼還沒有發育好。長期低頭使用手機,會使頸椎受損,嚴重的甚至還會出現坐姿不良、彎腰駝背、手指發育畸形的現象。手機正在毀掉很多孩子的頸椎,甚至一些孩子玩手機玩到了癱瘓。
4、影響大腦發育
去年有媒體報道,浙江臺州一名13歲的孩子,平時玩手機經常玩到深更半夜,導致患上了自身免疫性腦炎,連自己的家人都無法認清了。長期玩手機,身體處于嚴重透支狀態,自然影響大腦的正常發育。
5、影響人際關系及溝通
我們說,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命運成就人生。很多孩子迷上玩手機,沉迷于網絡的虛幻世界,對真實的外界事物不感興趣。不僅僅是學校里面的正常活動,本能的抵觸不愿意參與,就是在家庭里面,也懶得溝通。
長此以往,自然造成孩子的溝通能力障礙,說不了三句話就開嗆。原本開朗的孩子,變得性格內向;原本活潑的孩子,變得脾氣暴躁。
6、影響學習成績
一個孩子沉溺于手機,那么手機之外的世界,也就很難再進入了他的內心世界。這其中,當然也包括學習、讀書、寫作業了。
孩子的心跟了手機而去,上課走神也就很自然了,寫作業分心也就很正常了。孩子被手機所控制,成了手機的奴隸,自然聽命于手機里面的東西。手機之外的事情上,哪里還有什么注意力?哪里還有什么控制力?孩子無心學習,成績也就一落千丈了。
孩子熬夜玩手機不睡覺怎么教導
1、信息教育:向孩子解釋長時間使用手機和熬夜對健康的負面影響,包括視力問題、學習效果下降、生活規律紊亂等。讓他們理解這些危害,并提醒他們樹立正確的手機使用觀念。
2、規定限制:制定嚴格的手機使用規則,例如規定特定的手機使用時間段或時間限制,確保孩子有足夠的休息時間。
3、激發興趣:鼓勵孩子參與其他有益的活動,并提供有趣的替代選擇,如戶外運動、閱讀書籍、繪畫等,以分散他們對手機的注意力。
4、榜樣引導:作為父母或監護人,自己要樹立良好的手機使用習慣,充當榜樣,以此影響孩子。
5、溝通和理解:與孩子坦誠地交流,了解他們為何喜歡熬夜玩手機,并嘗試理解他們的需求和心理需求。以平等和尊重的態度與他們合作,共同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
6、約定獎懲機制:與孩子達成共識,制定獎懲機制來約束手機使用行為。獎勵適當的行為改變,如按時休息和完成作業,懲罰超出限制的手機使用行為。
父母越管孩子越沉迷,是管教方式出了錯
管教是分方式的,如果方式不對,只會越管越糟糕,因此找對方法很重要。
1、與其嘮嘮叨叨,不如與孩子敞開心扉交流
經常聽到父母抱怨孩子愛玩手機,每次一看到孩子玩手機,就會嘮嘮叨叨沒完。比如:“少玩一會兒手機”、“再看手機眼睛要毀了”、“還不趕緊睡覺,明天起得來嗎?”但是,這樣的嘮叨,會讓孩子很煩,真是越管越不起作用。
所以,與其嘮嘮叨叨,不如與孩子敞開心扉交流。因為孩子跟大人一樣,都不喜歡嘮叨,更喜歡以平等的姿態跟大人交流。而且,鄭重其事的交流,也會讓孩子有一種被尊重的感覺,知道自己長大了,就會認真聽取父母的意見。
2、與其發怒打罵、強制管教,不如循序漸進
還有像案例中的父母,經常因為孩子玩手機的事打罵孩子,甚至爸爸還在盛怒之下摔了孩子的手機。這種行為,很明顯會把矛盾激化,更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自然是越管孩子越沉迷。
其實,與其發怒打罵、強制管教,不如循序漸進,一步一步來。首先,可以先規定孩子玩手機的時間點,以及時長,慢慢限制孩子玩手機,緩解孩子對手機的依賴。這樣,慢慢地孩子沒那么依賴手機了,自然也就不沉迷了。
3、與其談手機色變,不如正確引導孩子使用手機
有很多父母,都是嚴防死守孩子玩手機,一看到孩子拿手機就立馬奪過來,真是談手機色變。其實,大可不必,孩子玩手機,其實是一個雙面的事。如果是沉迷,影響學習,那就是壞事。如果通過手機了解更多知識,學會交際,那就是好事。
所以,與其談手機色變,不如正確引導孩子使用手機。比如,卸載掉不適合孩子接觸的軟件。多下載一些對孩子學習、成長有幫助的軟件。陪孩子看一些有益的視頻、文章等。這樣,孩子就能夠正確使用手機,還不影響親子關系。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