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不想讀書可能是由于學習壓力過大、人際關系問題、缺乏興趣等原因引起的。家長應采取不同的措施來應對。不要過于看中成績不要給孩子壓力,他只是學習不好,又不是人品不好。是不是和同學有矛盾,及時化解處理。
孩子不想讀書了家長怎么引導
1、應該對孩子表示同理心
其實孩子向父母吐露心聲,往往是希望能夠獲得安慰和鼓勵,從而推動他們重拾信心。如果爸爸媽媽沒有聽懂他的言外之意,就一通數落或者打罵,反而令孩子不知所措,從此怕被責罰而不敢說心里話。當孩子向爸媽吐露心聲的時候,爸爸媽媽不妨放下架子,表示理解,跟孩子產生共鳴。
2、跟孩子一起找出原因,協商解決辦法
當你聽到孩子主動談及某個話題時,不妨把談話的主動權交給他,引導他說出自己的想法,比如不想上學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為學習壓力大,有的是因為人際關系不好,有的是因為老師喜歡體罰學生,只有找準了源頭,爸媽才能“對癥下藥”,跟孩子協商解決辦法。
3、挖掘學習動機
家長需要從孩子日常點滴中發現孩子閃光點,多鼓勵孩子,激發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在學習中找到成就感。
4、給予方法指導
很多孩子非常渴望學好,但卻缺乏正確的方法,久而久之他們的成績大幅下降,對學習產生了習得性無助。有些孩子和同學、老師相處中有障礙,成了孤家寡人,從而逃避上學。家長要對孩子學習方法、人際交往技巧進行指導,幫助孩子更好地融入學校環境。
5、培養孩子學習的自信心
鼓勵孩子參加各種學習競賽,詩歌朗誦、琴棋書畫、手工制作、體育競技等,都可使孩子一展身手。在培養孩子愛好的同時,把活動的成功感和愉悅感轉移到課業學習中來,有利于良好學習動機的形成。
孩子不想讀書了父母該怎么做
當孩子出現不想上學的心理時,家長和老師需要采取適當的方法進行疏導。以下是一些建議:
1.了解原因:首先,要了解孩子為什么不想上學。與孩子進行深入溝通,了解他們在學校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以便找出解決問題的關鍵。
2.傾聽和理解:耐心地傾聽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盡量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接納他們的情緒。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關心和支持。
3.建立信任:建立與孩子的信任關系,讓他們知道家長和老師是可以信賴的人,愿意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4.鼓勵積極面對:引導孩子學會積極面對困難,鼓勵他們克服挑戰。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關鍵是如何應對和解決。
5.提高自信心: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讓他們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難。可以通過表揚他們的優點、鼓勵他們參加課外活動等方式提高自信心。
孩子不愛閱讀有什么方法引導
營造讀書氛圍,在出現小孩不愛讀書的時候,家長就可以采用自己看書之時大笑,孩子想看的時候,不要著急讓他看,自己可以先看,在小孩出現好奇心的時候,就形成了搶看書的效果。
還有就是創造出機會,讓孩子分享自己讀書體會及所得,家長要裝成不知道的情況,讓孩子自己有成就之感。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