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老是玩手機不聽話看來是是對手機上癮了,離不開,家長要限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可以適當培養一下其他興趣愛好,讓他轉移注意力。
孩子老是玩手機不聽話怎么辦
第一、規定時間。
孩子每天次看到我下班回來就去背包里面找手機,一般是用來看動畫片,家里這么大的電視機不看,低著頭用手機看。這時我們不能直接開口去罵孩子不聽話之類的話,為了孩子好,過于著急表達出了不好的語言,對孩子身心會造成一定的傷害,在孩子拿起之前,我們可以先規定他用手機看電視的時間,一般30到45分鐘為宜。
第二、父母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需要以自己的行為作出榜樣給孩子看,所以我們不能總是拿起手機盯著看,避免孩子模仿。
第三、抽時間陪伴。
白天的時間基本都在公司,有時忙碌著工作,會忘記多抽一點時間去陪伴孩子,孩子也會喜歡玩手機,不管多忙都要抽出時間來,親子的美好時光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第四、找小伙伴玩。
90后的家庭比較多獨生子女,家里只有一個孩子他會覺得孤獨,有空就想找手機看電視、玩小游戲等,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去找鄰居家小朋友一起玩過家家、捏彩泥、堆積木等,孩子有伴一起玩耍就不會總想玩手機。
孩子玩手機能不能沒收
面對沉迷手機的問題,家長能做的還有很多,并不是只有強行沒收這一種方式,因為手機已經成為了孩子日常的必須用品,失去了手機不僅僅意味著孩子失去了玩游戲的機會,還有與別人溝通的機會,甚至是學習的機會,沒有手機在手就連出門都覺得沒有安全感。
看似家長在孩子手機使用權上面占有絕對的優勢,但是仔細想想,沒收孩子手機之后造成的各種后果,都是家長不愿意看到的。
大多數被家長沒收手機的孩子內心都會產生多少的怨恨心態,這樣造成親子之間的隔閡,對即將到來的青春期打下了很不好的基礎,稍不注意孩子可能會做出過激行為。
孩子畢竟已經長大,每天都要上學,他們其實有很多機會接觸到手機平板,家長又不在身邊,其實沒收手機并不是一個萬全之策,手機充斥在孩子的班級里,一旦被孩子找到其他可以接觸手機的機會,沒收就沒有什么用處了。
如何避免孩子在假期沉迷于手機
第一招,父母以身作則,帶頭少玩手機。
父母是孩子行為的榜樣。作為父母盡量在孩子面前不玩或盡量少玩手機,如果確因工作需要,可以事先向孩子說明原因,并征求他們同意下用手機。如果父母不允許孩子玩手機或IPAD,但自己回家后天天抱著手機刷抖音,聊微信,看微博等行為,會減損父母的管理權威,難以讓孩子心服口服。
提醒父母的是,對于青少年群體而言,由于他們前額葉發育不成熟,對于沖動的控制明顯弱于成年人,對手機的控制能力普遍較差,因此不建議給青少年過早配備智能手機或平板等電子設備。如果因特殊需要要給孩子配置,建議14歲以后給孩子配置。
第二招,共同設定手機使用家庭公約。
建議一家人可以坐下來制定家庭成員使用手機或IPAD進行討論,共同制定網絡使用家庭公約。如規定每位成員一天中所使用手機的時間,哪些情況下可以玩,哪些條件下是禁止使用的?制定具體的獎懲措施,這些措施需要公平公正,具體化,可操作,可量化。
例如,規定每天使用手機時間為3個小時,如果超出的時間將翻倍計算,從今后的手機使用時間中扣除。如果小明第一天玩了4個小時,那超出的1個小時將翻倍為2個小時,從第二天的使用時間扣除,這樣第二天手機使用的時間為1個小時。
第三招,用線下游戲或活動來抵制手機誘惑。
在暑假期間,青少年也需要盡量按照上學的作息,早睡早起,調整好自己的生物鐘。利用暑假相對寬裕的時間,增加與孩子們之間的互動,父母鼓勵孩子們一起在線下進行游戲PK,推薦可以參加由正規醫院舉辦的游戲障礙夏令營,有助于幫助孩子通過參與線下游戲收獲價值感、歸屬感及自信心。
也可加強體育鍛煉,參加一項以上自己喜歡的運動,如輕快的步行、慢跑、跳舞、伸展等,做一些使自己心跳加快、出汗的運動;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爬爬山,游游泳,進行有氧運動,加快機體的血液循環,讓自己的身心“動”起來,可不僅有效緩解身心疲勞,而且可以將青少年的注意力轉移到線下有趣的活動中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