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孩子到了叛逆期后,就會變得既敏感又脆弱,但是他們又有著很強的自尊心和自主性,所以父母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方法,要注意維護孩子的自尊心,創造一個民主和諧的家庭環境,這樣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
父母怎么跟叛逆期的孩子溝通
1、維護孩子的自尊心
處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比較敏感,對周圍的人和事都有一種批判和否定的態度,此時家長要注意維護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孩子和家長出現了爭執要耐心勸導,千萬不要盲目的定義誰對誰錯,要多方面的分析事情,讓孩子能夠更好地理解自己做出的選擇是好是壞,要及時對孩子的優點表示肯定,讓孩子能夠正確面對自己的不足。
2、學會冷靜
家長在面對孩子脾氣暴躁時,首先應該該做的就是學會克制情緒,不要沖著孩子大吼大叫,而是應該首先冷靜自己,其次讓孩子也變得冷靜下來。冷靜下來之后,家長不要指責孩子,而是應該分析事情的起因,找到孩子發脾氣的原因,再一起尋找方法解決問題。
3、尊重孩子的意見和感受
在與孩子交流時,首先要做的就是尊重他們的意見和感受。很多時候,孩子們會因為覺得自己被忽視或者被誤解而產生反叛的情緒。因此,我們應該耐心傾聽他們的話語,理解他們的想法和情感,并給予適當的回應和支持。
4、父母不斷學習,努力實踐,才能成長自己
父母要樹立不斷學習的觀念,加強自身的修養,廣聞博見,多閱覽有關家庭教育的書籍,吸取借鑒家庭教育的成功經驗。結合自己孩子、家庭的實際情況,努力實踐并總結出更科學、更寬容的思維方式和更獨特、更有效的教育手段,對具有逆反心理的子女給予正確的疏導和教育。
孩子叛逆的原因有哪些
1、家長和孩子缺乏溝通。由于親子間缺乏溝通,孩子會覺得家長不理解自己,家長則認為孩子變得越來越不聽話,兩代人的差距越來越大,慢慢地孩子變得反叛起來。
2、家庭環境不良。如果青少年沒有生長在和諧的家庭環境中,家庭氛圍持續處在壓抑、暴力的狀態中,可能會導致青少年的性格發生改變。需要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維持溫馨、愉快的氛圍。
3、父母的期望值太高。這個時代的父母大多數都比較焦慮,也許是因為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也許是因為生活壓力的原因。每家都只有一兩個寶貝兒,被父母寄予了太多的希望。很多父母自己沒實現的愿望,被寄托到了孩子的身上。當孩子的所作所為達不到父母的期望值時,父母就會覺得孩子不聽話,孩子叛逆。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如何教育
1、禁止打罵
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喜歡使用暴力手段解決,覺得方便快捷。但這樣會加重孩子的叛逆心理,而且后面修復關系的時候會很難。打罵只會讓孩子有樣學樣,甚至提前孩子的叛逆期,也會傷害孩子的心理。這種方法并不提倡。
2、少干涉私人事務
孩子進入青春叛逆期后,父母要調整與他的交往模式,父母要多關心孩子的溫飽,讓孩子既感受愛,又不覺得被干涉。在生活上,父母要一如既往地關心孩子,但要轉換角度,有一些事情屬于孩子的私人事務,孩子不想說,父母就不要執意干涉,否則容易激起他的逆反情緒。
3、注意態度方式
最好的家庭教育,大概是既能做到與孩子有效的交流,還能讓孩子樂意與父母溝通。而大部分父母,讓孩子拒絕溝通,這問題就出現在父母喜歡強令限制孩子,并沒有把孩子放在一個平等的位置上,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孩子在叛逆期的表現與平時是不一樣的,這時候的他們往往會更加固執,還會堅持自己的想法,事事都不想跟著家長所說的做事。我們作為父母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想法,但是也不能太過于遷就孩子,需要讓孩子逐漸形成正確的三觀,那么父母怎么跟叛逆期的孩子溝通呢?
父母怎么跟叛逆期的孩子溝通
1、選擇正確的溝通方式
跟叛逆期的孩子溝通的時候,若是家長撂狠話的方式一出,那孩子就會因為恐懼就會有所收斂,但是這種方法不能常用。使用的越頻繁,失效的也就越快。當威脅的次數多了之后,孩子就會有所習慣,也逐漸就會敢于家長進行對抗。
所以父母在想要教育孩子的時候,做到自身行為和語言的統一。另外,在與孩子進行溝通的時候,不用用命令強制性的語氣,應該用那些緩和,商量的語氣給孩子進行溝通。
2、改變教養方式
這時當父母跟叛逆期的孩子溝通,也就需要放棄家長一言堂的方式,涉及到孩子自身的事不妨多與孩子商量,也可試著逐步將自主權交還給孩子,并在孩子遇到挫折和困惑的時候,幫助和引導孩子朝向正確的方向前進。
比如對于興趣愛好的培養,孩子不喜歡彈鋼琴,媽媽可以和孩子商量:是不是有別的愛好、是否想要發展這方面的愛好等,沿著孩子的興趣方向培養,孩子高興,媽媽也輕松,學習動機也隨之增強,才能收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3、給予孩子足夠的空間
孩子叛逆常常出現在個人領域,比如從來不疊被子,上廁所看手機……孩子覺得這些是自己的事情,但父母則認為孩子沒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在這里提醒各位父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主導權,青春期是孩子探索主導權重要的階段,我們需要給予他們足夠的空間。
叛逆期的孩子有什么表現
1、討厭父母說得太多:父母們要知道的是叛逆期的孩子本身情緒控制上就比較薄弱,如果父母總是喜歡在孩子身邊說得太多,在他們看來這是不信任的一種表現,他們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能夠很好的對自己的時間、事情做出安排,對于父母的叮嚀他們會覺得很煩躁,甚至會出現強烈的反抗情緒。
2、過于敏感:叛逆期的孩子渴望獨立,但有時又非常的希望得到關懷。因此父母可以觀察孩子行為,如果在某些事情上表現出強烈的表現欲、希望能獨自完成,家長不妨放寬權限,讓孩子體驗到獨自處理某件事,或讓孩子者享受權利分配。這樣可以在避免矛盾的情況下,讓孩子擁有獨立的體驗。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